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总复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2:11: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总复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花园里小学 高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说明原因。

2.根据信息能自己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并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中好习惯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扣准加减法的含义去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请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树干,对不对?我们是要上美术课吗?当然不是!我们是要上一节神奇的数学课,我们要让这棵树枝繁叶茂起来,要让这棵大树变成知识的大树、智慧的大树,要让这块黑板变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小花园。当然这也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当你表现好或者有好习惯时,你就可以把属于自己的那朵花贴在黑板上,老师的目标就是把所有同学的花都贴在黑板上。 一、导入 1. 猜数游戏

师:我们来玩个猜数游戏好吗?我左手拿7颗珠子,右手拿6颗珠子,合起来有几颗珠子?你是怎样猜的? 预算:我是用加法算的:7+6=13(颗)

什么问题可以用加法计算呢?总结:解决求总数的问题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求总数)

师:真棒!你懂得用加法解决问题。如果我一共有15颗珠子,左手有9颗,那我右手有几颗?预算:我是用减法算的:15-6=9(颗),右手有9颗。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总结:解决求剩余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求剩余) 2.拍手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手?再找一名小朋友作为老师的搭档,同学们再听听:他拍了几下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算:老师比同学多拍几下?同学比老师少拍几下?总结:解决求相差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减法计算。(板书:求相差数) 二、揭题

师:真棒!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可以用加法和减法和其他计算方法来解决的!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一下我们生活中跟计算有关的解决问题。(板书:总复习——解决问题) 三、回顾整理 建构网络 1. 复习解决问题三步骤

解决问题三步骤: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按照解决问题的三步骤进行。“知道了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根基,是这棵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怎样解答”是大树的主干,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条件,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三个步骤里最为重要的步骤。“解答正确吗”就是我们所说的检查。最后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检查什么呢?检查是否选对了条件,是否用对了方法,是否抄错数了,计算准确吗,单位名称和答话不要忘。 2.发红包

羊年吉祥物阳阳要为同学们派送红包,被抽中的幸运同学必须回答对阳阳给你的题目,回答正确才可以得到奖品。

(1)停车场停着一些车,开走5辆后有43辆,原来停车场有几辆车? (2)一袋糖46块,我和红红每人都买了一袋糖。吃了几天后,我还剩8块,红红还剩4块,红红吃了多少块糖?

设计意图:(1)(2)两题主要突破对关键词“原来”、“开走”等词语的误区

和选择多余条件解决问题典型题,扣准加减法的含义进行解决问题。

(3)图文情境题:车上原来有9人,下车4人,上车5人。

设计意图:加减混合就是有加也有减,可以先加后减,也可以先减后加。你能想起有关加减混合的应用题吗?如乘车问题中的“上来又下去”、“飞来又飞走” 等等。

(4)看图题:神秘朋友“大括号”

设计意图:复习 的含义。梳理连加连减知识。由几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总数,也就是连加。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就是要先减去一部分,再减去一部分,也就是连减。还有一些连减的类型,如“飞走、又飞走”、“上午卖出、下午卖出”、“下去、又下去”等等,都是属于连减的题目。 3.变式训练

(1)相同加数的连加

小芳的数学日记:2月5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很多好吃的。买了3瓶饮料,每瓶5元,一共是5+5+5=15元。牛奶每箱30元,买了3箱,一共是20+3=23元。

设计意图:与之前的加法算式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加数都相同。渗透乘法思想。 (2)减数相同的连减

过年了,奶奶要给我们串糖葫芦,家里有50个山楂,每串8个,一共可以串满几串糖葫芦?

设计意图:除了可以用圈一圈、数一数、列表法解决外,连减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与之前的减法算式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都是减去相同的数。渗透除法思想。 4.开放题:购物街

请你提出1个数学问题,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