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饲料粉碎机全套CAD图纸毕业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37: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承;查表,选择型号为6007GBT276—94的轴承。另一处已知轴径为,所以选内径也为25mm的轴承,选择型号也为6007GBT 276—94的轴承。所选的轴承基本参数如下:

d=25mm, D=37mm, B=7mm。

6.5.2 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润滑是保证机械装置正常运转、提高其工作能力的重要的技术手段。润滑剂在机械设备工作中起如下的作用:

1) 减少摩擦与磨损; 2) 散热;

3) 清洗工作表面; 4) 提高密封效果。

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一般根据dn值选择(d为滚动轴承内径,mm;n为滚动轴承转速,rmin),具体选择方法参考下表。表中所列为最低程度应采用的润滑方式。通过计算得dn=25×3372<1.5×105 ,因此选择注润滑脂,用示加注油杯润滑脂。润滑脂的流动性差,不易流失,承载能力强,但发热量大,采用脂润滑时装脂量不宜过

表6 滚动轴承dn值与润滑方法

Tabel 6 The numerical value of rolling bearing dn and method of lubricating

轴承类型

脂润滑

油润滑 浸油润滑

滴油润滑

压力供油润

油雾润滑

深沟球轴承

16 25 40 60 >60

多,一般填充量不超过可填充空间的13~12。 6.5.3 轴承的密封

机械结构密封主要是防止灰尘水分等进入轴承,采用接触式密封,毛毡圈密封。 6.5.4 轴承端盖的设计

d0=d3+1=6+1=7mm;D0=D+2.5d3=37+2.5×6=52mm;D0=D+2.5d3=52+15=67mm; e=5mm;m=11;

图15 轴承端盖结构

Figure 13 Structure of bearing end cover

6.6 轴系零件的定位

6.6.1 轴向定位

为了防止轴上零件发生沿轴向的移动,必须对其进行定位,根据轴上零件的的安装要求和对轴的结要求,要选择不同的定位方式,轴肩定位、套筒定位、轴端挡圈,在本设计中有用到,具体的结构和参数见零件图和明细表。 6.6.2 周向定位

键主要是为了实现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来传递转距,键的形式用多种,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来选择不同型号的键,根据传动的要求,本设计全部采用圆头普通平键(A型),它的两个侧面是工作面,上表面与轮毂槽底之间留有间隙,其主要特点是定心性好、拆装方便。

6.7 机架设计

锤片式粉碎机的安装,可根据体情况来确定若有固定的加工房,不需要移动时,可安装在固定的水泥基础或坚固的木质机架上,用地脚螺栓固定,工作地点需要经常移动时,可把动力机和粉碎机安装在同一个机架上。考虑整机的固定,采用角钢焊接成一个机架。

6.8 箱体的设计

考虑到箱体的安装设计,箱体的材料为铸铁,其结构尺寸由安装距来确定。其技术要求是:

1) 装配前所有零件进行清洗机体内壁涂耐油油漆; 2) 在轴承润滑油杯中加入润滑油; 3) 箱体边缘处捏合要紧凑,边缘要对齐。

7 锤片式粉碎机注意事项、维护和保养

锤片式粉碎机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锤片击碎物料的一种机械。如果使用、维护不当,不仅会严重影响粉碎质量,而且会缩短粉碎机的使用寿命。

7.1 粉碎物要干燥

一般要求粉碎时粗饲料一定要干燥,否则会堵住筛孔,物料不易被粉碎生产率和度电产量都要降低。

7.2 锤筛间隙不能过大或过小

锤筛的间隙是指在锤片的端部与其筛片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实对粉碎机其工作的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当锤筛的间隙较大时,在饲料当中比较靠近其筛面的那部分颗粒将不易与其筛片进行接触,因此受到的打击机会也比较少,同时当筛片对这些颗粒的摩擦也将会因为速度降低从而减弱,所以其度电的产量将会下降,获得的产品将会变粗。当间隙较大,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其筛面上大部分饲料颗粒的运动也将会变慢,从而会导致筛孔的堵塞,最终使生产的效率下降更快。若锤筛的间隙太小,则会使外圈的饲料受的打击机会增多,在其筛面上大部分的饲料运动将会提高,会使得其不易通过筛孔,而且会增大粉碎的摩擦作用,饲料因此会粉碎得非常细,粉将更加不易排出,从而浪费电机动力,也将导致度电的产量下降,而且成品也显过细。

7.3 选用较大筛孔直径的筛片

筛孔直径对粉碎机度电产量的影响非常显著,同时也直接影响被粉碎粗饲料的细碎率(粗饲料颗粒的平均直径)。粗饲料细碎度M=(0.25~0.33)d。筛孔直径越大,度电产量越高,但粉碎的物料越粗。因此,在满足粉碎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孔直径的筛片。

7.4 注意机器是否平衡

粉碎机是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在产品试验阶段都需要进行静动态平衡实验来检查。在经历了长时间试验使用以后,其锤片的棱角磨损到只有锤片的宽度12的时候,则进行换边或者是调头继续在原来位置进行。在需更跟换新的锤片时,则要在一次称配组,并且保证每一组的质量差不不会超过5g,避免产生振动和噪声从而影响到整个粉碎机的平衡。

7.5 试机

粉碎机安装后,在投产之前,必须对机器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1) 安全装置是否配套,完善、可靠。

2) 各个连接部分的可靠,机器安装在基础或机架上是否牢固。各紧固螺栓是否有松动或脱落现象。

3) 打开机盖捡查粉碎室内有无杂物,转子上各零部件是否完好,开口销是否脱落或损坏。若没有什么问题,可放下机盖,旋紧六角把手,使机盖压紧在机座上,再用手转动主轴皮带轮,转子应能灵活转动,不得有异常的碰击声。

4) 检查润滑系统。如果各方面都符台要求,就可以开机试运转1h,应检查轴承温升和各部位零件是否异常,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35摄氏度。一般都能使用普通的温度计放入黄油杯里面来通过检查(温度计所测得的温度去除室温便就是温升值),各个部位都能符合其要求,便能投入生产。新的机器在首次使用的时候,都应该先加工干草或者是谷壳等粗纤维作物,可以用来清理机器内部的油污,铁锈等。

7.6 操作

1) 加工必须使用干燥的物料(对于粗饲料含水量≤15%),不然容易堵赛筛孔,影响到了生产的效率。在物料加工前,都必须先把物料中石子或者其他的硬物清除掉,避免损害到机器。

2) 机器开动后,运转正常,方可喂料。喂料时,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到额定负荷。同时,喂料必须均匀连续,不要时多时少,并应经常注意机器的负荷情况,若发现超负荷转速下降,应停止喂料,等转速恢复正常,再继续喂料。

3) 在加工的过程中,在用集粉袋时,都应该多拍打布袋,使得它既可以增加其透气性,又可以使粉料都集聚到布袋尾部。当布袋里面有一定量粉料的时候(一般认为是布袋的容积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就应该及时的出粉。出粉时,可以将布袋中段进行扎紧,将尾部的活结打开,把粉料装进粉筐或者是布袋中。

4) 做好粉碎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是使机器经常处在完好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对保养和维修工作,应做到忙时不忘记,闲时不放松[8][9][10]。

8 结论

我所选设计题目是“粗饲粉碎机的设计”,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对这个课题比较的感兴趣。经过查找资料和老师的指导,以及上网搜集相关学术论文、核心期刊、书籍等,终于对粉碎机有了一定得了解,心里有了大体的思路。对于本次设计锤片式粉碎机得出以下结论:

1) 首先了解粗饲料的特性,查资料确定粗饲料能被锤片劈碎的线速度为60ms。理解了粉碎的概念和现有的粉碎类型,制定出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粗饲料的方案。

2) 综合考虑效率、质量、生产条件,带传动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

吸收振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采用带传动,以小功率的电动机为动力源。

3) 在对转子回转直径、粉碎室的宽度、粉碎室的设计时参考文献中的经验公式求的,锤片和筛子根据锤片式粉碎机的行业标准选择的。

4) 轴的设计主要考虑易于装拆和加工,以及轴上零件(转子)的固定和定位。 5) 轴系零件的定位,选择A型键是固定转子,不让其和轴有相对运动,键的两个侧面是主要的工作面,其定心性好,装拆方便。

6) 轴承的主要承受锤片高速旋转产生的径向力,同时承受一部分轴向窜动力,因此选择深沟球轴承。

7) 对于锤筛间隙主要考虑粗饲料含有粗饲料油,因此对于粉碎粗饲料锤筛间隙选择4mm,过小粉碎可能将筛孔堵塞而不易穿过筛孔。

总之,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对这四年所学知识一次总结,由于知识量不足,难免会有许多考虑不到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基本掌握锤片式粉碎机设计的基本方法,并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计算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巩固了机械专业所学的知识,同时运用了画化几何、机械基础和设计、AutoCAD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深地巩固了自己以前所学内容并且通过此次设计,我也能熟练的掌握画图技巧,同时我也自学了proe三维制图软件,绘制出一些简单的零件图;同时也掌握了文献资料的查找技巧,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Olov P.Fundamentals of Machine Design[M].Moscow: Mir Pub.,1987.12-36. [2]东北农学院.畜牧机械化[M].农业出版社.1980.1.45-92.

[3]北京市农业机械局.北京市农业机械产品[M].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3.3.36-63. [4]湖北农业机械学院.农业机械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5.22-49. [5]王天麟编.畜牧机械[M].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8.11.78-94.

[6]雷天觉,吴宗泽等.机械设计实用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63-68. [7]Patton W.J. Rotating Elasto-Plastic Interference Fits. Trans.ASME.1981.71-100. [8]沈再春.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6-59. [9]吴宗泽,郭可谦,等.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48-63.

[1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75-84. [11]董怀武,刘传慧.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99-186. [12]刘坤.AutoCAD工程制图习题精解[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4.16-28.

致 谢

这次的毕业论文能够非常的顺利完成,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指导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