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考研汽车理论真题2001-2008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38: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能主要是最高车速ucmax、最大坡度imax、加速时间t。

2、汽车能够正常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f+Pw+Fi≤Ft≤Fz。

3、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料消耗量定义是:汽车在一定载荷下(我国规定轿车为半载,货车为满载)以此方式当在水平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的燃料消耗量。

4、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制动性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5、 \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给出了在1-80Hz振动范围内人体对震动的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工效降低界限和舒适-降低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6、某种小轿车在试验场上测得结果为中性转向,若将后轮气压降低,则可变为过度转向特征,并存在一个临界车速。

7、汽车稳定性因数与不足转向量的关系为:k>0,k值越大,不足转向量越大。

8、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9、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为汽车侧倾时(车轮保持在地面上)单位侧倾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的总的弹性恢复力矩。

10、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根方均差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二、简答题(六题选做五题,每题七分)

1、在选择传动系的传动比时,要充分考虑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的要求,其中: (1)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那几方面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最低稳定车速。 (2)传动系各档传动比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解释其理由。

2、写出汽车百公里燃料消耗方程式,并分析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随时间变化的汽车时域响应称为瞬态响应,试问: (1)汽车的瞬态响应一般包括哪两方面问题?

(2)用哪几个常用参数来表征其瞬态响应品质?并加以说明。

5、寻求理想制动力分配的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制动力分配最为理想?写出制动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式,并加以讨论(在任何附着系数φ的路面上)。

6、轮胎在硬而平的路面上滚动时,其滚动阻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三、计算题(4题选做3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已知一汽车轴距L=1960mm,质心高度hg=690mm,质心离前轴距离a=1140mm,该车在附着系数φ=0.7的路面上行驶,试计算 (1)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系数β;(7分) (2)该车制动时的同步附着系数φ0(8分)

2、一轿车质量为2000kg,轴距L=3.2m,转动惯量Iz=4150Kg·㎡,质心至前轴距离和轴距之比为0.465,每只前轮胎侧偏刚度为-37.5KN/rad,每只后轮胎的侧偏刚度为-38.92KN/rad,试求: (1)稳定性因数K;特征车速(或临界车速)。(6分) (2)侧向加速度ay=0.4g,车速u=72Km/h时的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a1=a2与转向半径比值R/R0(5分)

(3)车速u=108km/h,瞬态响应的横摆角速度波动的固有频率ω0,并分析本题给出的几个汽车结构参数及行驶车速对ω0的影响(4分)(题中g=9.8m/s2)

3、一前置前驱动轿车,其平均前轴负荷为汽车总重力的61.5%,它的轴距L=3.0m,质心高度hg=0.6m,质量M=1600kg,空气阻力系数Cd=0.45,汽车的横截面积A=2.00㎡,滚动阻力系数f=0.01汽车质量换算系数δ=1.0,试求: (1)在φ=0.3的路面上得附着力(5分) (2)有附着力决定的极限最高车速。(5分) (3)极限最大爬坡度及最大加速度(Fw=0)。(5分)

4、已知车身质量m2=1000kg,车轮质量m1=100kg,悬架刚度系数K=50KN/m,车轮刚度系数Kt=440KN/m,若汽车行驶在波长λ=3m的路面上,试计算发生车轮型振动式人车速ua(15分)

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2、附着利用率 3、制动力分配系数

4、航向角在制动时,汽车纵轴线与原定行驶方向的夹角 5、转向灵敏度 6、车厢侧倾中心 7、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为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Tt引起的切面切向反作用力Rx不能大于附着力RΨ Rx≤RΨ。

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行驶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等加速行驶和等减速行驶三种情况。

3、侧偏柔度是根据特性外推到侧向加速度为 时的侧倾角。

4、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和起始制动车速。

5、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i+Fj。其中主要有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Ff。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平顺性分析的振动响应量主要有哪几个?它们与汽车的哪几个性能指标有关? 2、什么是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如何保证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3、(1)试作等速行驶的汽车在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曲线简图,标出汽车瞬态响应品质的几个参数值,并加以说明。 (2)瞬态响应包括那几方面问题? 四、计算题 1、某双轴汽车满载时质心至前后轴分别为a=2.315m,b=0.985m,质心高hg=1.25m,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0.45。求该车的同步附着系数φ0,并回答在φ=0.6的道路上制动时,哪

一个车轮先抱死拖滑?(10分)

2、某汽车质量为M=2000 kg,轴距L=3.22m,前轴上质量分配为53.5%,后轴上为46.5%。 (1)如每个前胎上的侧偏刚度为-37500N//rad,后胎侧偏刚度为-38920N/rad,试确定该车的稳定响应。(5分) (2)如果前胎用一对子午线轮胎替代,每个胎的侧偏刚度为-47820N/为rad,后胎保持不变,试确定在这些条件下该车的稳定响应。(5分)

(3)绘出其稳态响应示意图(即(ωr/δ)~μa曲线),并标出特征车速或临界车速。(5分)

3、已知汽车悬挂系统的数据为: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为ω0=√k/m2=3π(rad/s),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之比

为μ=m1/m2=6,轮胎刚度与支撑弹簧刚度比kt/k=6。 试求

(1)把汽车简化为自由车身和轮胎所构成的两个自由度系统的主频率和相对应的主振型。(10分)

(2)绘出其主振型图并加以讨论。(5分)

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汽车理论+理论力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附着系数φ;2、悬架的侧倾角刚度Kφr;3、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φ0;4、汽车的稳定性因数K;

4、汽车的后备功率;6、滑动率s。 二、简述题(每题 6分,共24分)

1、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在制动时,若只考虑车轮的运动为纯滚动与抱死拖滑两种情况,试分析随着制动踏板力的增加,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地面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3、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瞬态响应的稳定条件是什么? 4、如何确定汽车机械变速器的最大传动比? 三、计算题(33分)

1、已知一汽车总重4075公斤,前轴荷重1357公斤,后轴荷重2718公斤,轴距2800mm,质心高度886mm,该车经常行驶的路面附着系数在0.65~0.75,试确定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比例。(8分)

2、已知车身与车轮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模型参数如下: 车身质量m2=338kg,车轮质量m1=105kg;悬架刚度K=41.16KN/m;车轮刚度Kt=235.2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