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想飞的乌龟》说课稿 北师大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50: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想飞的乌龟》说课稿 北师大版

一、说教材:

《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第十一单元“梦想”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它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了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壳上摔出了好多裂纹。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并配有五幅精彩的插图,即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说设计理念: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朗读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朗读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的注意力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因此如何使孩子们能够整节课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讲课就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说设计思路:

根据语文课改的新理念及教材特色,结合一年级学生实际的认知和情感水平,我要体现“朗读感悟,想象体验”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要通过亲切的语言描述,生动感人的活动画面,各种形式的朗读、精彩的片断表演等手段来引导学生读、听、议、思、演,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想象,培养想象力,训练听、说、读等语文能力,从而达到语言、思维和情感的统一。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巩固已学过的“龟”、“叼”等11个生字;

2、指导朗读,合理运用“金钥匙”;了解内容,能将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给别人听;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具有初步的表演能力。 4、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为追求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力。 六、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聪明的孩子们,我今天要看看谁最聪明,看谁把老师的这个谜语给猜对了? “身穿破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里四脚划,岸上慢慢爬。”(猜一种动物)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让学生一下子就收心会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后

面的顺利开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你了解哪些乌龟的知识?

生1:小乌龟可以活三四百岁。 生2:小乌龟喜欢晒太阳,有四只脚。 生3:乌龟走起路来慢慢的。

生4:碰到外物,就把头、尾、腿缩到龟壳里面了……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只乌龟。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所积累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并获得成功体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亲近感,同时也为引出课题铺好路。】

3、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关于乌龟的故事,它可是一只——想飞的乌龟。(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问什么?

学生汇报,他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如:乌龟为什么想飞? 乌龟能飞起来吗? 结果怎样呢……)

【设计意图:用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将学生提问进行引导,将这些问题作为学习课文的切入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听一听,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读课文,解决自己的疑问。 (2)解疑:请同学们说一说解决质疑问题。 2、读一读,认准生字,读通读顺。

(1) 自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可以复习如何解决课文中不熟悉的字词的方法(①借助拼音学习;②问同学或老师;③联系上下文猜读),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不过由于课文生字多,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较低,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

(2) 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

【设计意图: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对学生读不通的句子可请学生或老师及时予以帮助,并让学生反复练读,直到读通为止。此时的表扬于鼓励,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3) 多媒体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齐读两遍,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ɡuī diāo ɡēn duān yú ɡǎn yě rěn shuāi liè wén

乌龟. 叼.着 一根. 两端. 于.是 感.觉 田野. 忍.不住 摔.出 裂. 纹. 【设计意图:通过多读来进一步巩固本课所要求会认的生字】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9分钟)

(一)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1分钟)

1、多媒体出示乌龟及第一自然段,齐读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用课文中的插图开始学文,便于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后面看图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突出本次课的重难点。】

(二)小组合作,学习2~6自然段。(15分钟)

1、师引导:乌龟每天仰望长空,时而幻想着自己飞起来的情景,时而叹息着自己少了两只翅膀。孩子们,这时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汇报:乌龟飞上天了吗?它怎样飞上天的?结果怎样……)

2、多媒体出示图1及2~6自然段内容,先让学生开火车读2~6自然段。 3、多媒体出示金钥匙: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去想、去说,就能读得好。再指导学生读出乌龟与小鸟的对话时的语气。

①指名读,抓重点语句指导,如:“我们走吧!我们快走吧!”“我们要去一个很美丽的地方。”这两句读出小鸟的兴奋;“你们要去哪儿?”读出乌龟想去的迫切心情;“我能和你们一起去吗?”要读出乌龟的恳求心情;“可你不会飞啊!”读出小鸟的无奈。

【设计意图:朗读既是一种阅读能力,又是一种理解手段。只要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说明他们已读懂了课文。因此在此处教学中要多给时间学生自读自悟,教师要以读代讲,在一边旁敲侧击就行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通过看图,帮助理解课文。再通过教师的点拨,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②齐读2~6自然段。

③分别同桌互读、指名学生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男女同学互读、师生分角色读五种形式来读,体会小鸟和乌龟的内心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既注重读朗读情感的训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又对学生理解乌龟和小鸟的内心感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集思广益(3分钟)

1、乌龟这么伤心,你们能帮帮他吗?有什么好办法吗?小组之间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

生1:可以把乌龟的四只脚用绳子系好,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风筝上。 生2: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热气球下挂个篮子,乌龟就在篮子里坐着。

生3:把乌龟装进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将盒子系在小鸟的腿上就行了。 生4: 请神仙姐姐帮忙,帮小乌龟装上翅膀,让它自由飞翔。 生5:找白云妹妹帮忙,带上乌龟,飞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