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 11:26: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唐河县星江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多元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现行的婚姻法对离婚也给予了更宽松的条件,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家庭绝对离婚数也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从2000年的121万对达到2008年的226.9万对,而这一年全国共有1049.9万对结婚,比例达到1:5.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就成为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学生占2/3强,我校离婚家学生的数量也很多,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本校18个教学班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3%以上,最为典型的七(1)班,61名学生中离异家庭学生数达到21人,占1/3多一点,由于农村家长的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离异家庭中亲子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社会环境对离异家庭的子女也往往关注不够,导致这些孩子部分性格张扬;部分比较孤僻,不合群;遇事紧张、自卑感强;学习缺乏信心等,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的研究也表明:离婚对父母、对孩子都是一次心灵的手术,震动很大,它对儿童的生活、认知、情感、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面对这些现状,关注这些离异家庭学生改善他们受教育的质量,成了当前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如何面对新式的家庭结构,加强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以完整的母爱及父爱,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这些都是近年来中外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教育理论方面有许多的阐述,但还没有形成实践机制付诸行动的也较少,因此作为一线的班主任老师很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应用价值的研究,针对我校离异家庭的亲子关系作一次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指导孩子家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我们设想通过对我校离异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调查,分析不同家庭的亲子关系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的不同影响;通过个案追踪调查,探索如何指导家长和学生共同改善不良亲子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离异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提高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最终要还给离异家庭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婚姻观念的转化和现实中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导致离异家庭子女人数的日益增多,而这些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品德下滑,心理出现异常。因此,学校只有重视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使这些学生健康地成长、发展。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能够找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重新找到自信,健康的成长

在本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在日常的教学中,及时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并经常鼓励,保护其自尊心,提供宣泄的机会、场所和氛围。对待这些学生能

1

够理解,宽容他们的错误,并且能够组织集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欢乐。面对社会上离异家庭的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就可以解决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得到有力的保护和健康的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了《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旨在创设民主平等的校园环境,研究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办法,协助离异家庭学生学会以正常的心态来面对现在并接受自己目前的环境。

三、课题的建构: (一)课题研究依据: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现在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2)学习、生活没有自信,总是很茫然(3)社交能力差(4)做事冲动,一意孤行(5)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多元化,社会变革市场竞争,让每个学生及其家庭受到冲击,给每个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在每个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离异家庭学生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使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背负的心理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这样产生的。我们此处所强调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属于离异家庭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耐心地与学生沟通。研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教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在教师的帮助下调节心理偏差。

(二)研究目标: 总目标:

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和纠正心理偏差,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让学生多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感受集体的关怀,使他们的心理良好成长。

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 2、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陶冶情操。

3、乐于交往,善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的合作能力,较强的交往能力等。 4、培养学生有爱心的情感教育。 (三)研究内容

前期的调查主要包括:

1、离异家庭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家庭的变故可能给学生带来的的影响。

2、 离异家庭学生的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自信心、在校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研究内容:

2

1、 调查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他们产生心理偏差的主要原因。

2、 学校如何与家庭合力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离异家庭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实践研究。 3、 探索出一套适合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基本策略。 4、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专门的力量进行重点转化教育。 关注学生教育后的效果。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这将是本课题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对案例经过、原始想法、效果的描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及症结,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失。

(2)经验总结法。课题参与教师根据课题研究重点,平时注重积累经验,探索有效措施,寻找适合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3)观察法。采用科学观察法,按照预定的计划,有目的地搜集观察对象的外部表现,进而对获得的事实材料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问题较深的认识。研究者将运用多种观察法的类型,严格按照观察法的基本步骤,有目的、有序地对这类学生进行观察、汇总、分析。

(4)调查法。研究者对在校离异家庭学生的情况展开细致深入的调查。充分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科学手段对调查结果作客观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5)文献及理论研究。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加强研究者理论学习的组织。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课题研究的论证、设计、组织与学习。对调查班级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现状作广泛深入的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成果形式:问卷调查总结表。

2)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深入开展离异家庭学生心理教育的宣传与发动工作。以所在班级为单位,建立在校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跟踪档案,并做深入的分析研究。成果形式:典型教育对策案例。

(3)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1月)召开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安排会,组织人力就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梳理、汇编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和论文。

(4)成果展示阶段(2010年12月)取得成果展示,集成典型安理分析及教育策略档案。拟定汇报资料。

(六)研究过程 l、案例分析

组织调查在校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在校94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与其他家庭学生进行比对找出差异,课题组老师各自选取本班1——3名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离异家庭学生作为自己重点跟踪调查的对象,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认真分析他们不良品格形成的原因,然后小组教师群策群力,出谋划策,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方法。

2、确立研究人员和跟踪对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