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可行性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1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五味子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

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全区提出的农业产业的总体要求,切实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真正的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镇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真正实现我镇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家业转化,我镇的农产品的市场消费安全化,健康化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使我镇绿色型、效益型、特色型、商品型、无公害、农业新产品走向成熟,根据区委、区政府发展生态农业、效益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拟在育林新村建一个百亩五味子医药基地,本基地按照国家的安全标准,重点培育和生产北五味子,使之形成产业化、商品化,并发展为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最终达到全区真正完成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的增长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现提出如下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基地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入世”依赖,有许多地区的农业发展已经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生产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镇的农业生产90%以上的面积还仍然停留在玉米、大豆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虽然在产量上有所增加,但农民并没

有得到效益,由于广大农民始终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徘徊,没有产生商品意识和发展的观念,所以,我镇农业产业化的出路在于医药产业的发展,并形成规模、实现集约化生产,增加效益,使全镇农业产业化走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步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能够使广大农民树立土地是今后增加农业收入的主导地位的观念,我镇的农民由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模样成了春秋两季采野生山珍、农闲打工,以种地为补的生产生活意识,不求“大富”,也不去担风险的小富即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观念。二是能够促进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向发展农业经济方向转变,能够改变我镇90%以上的农民最大限度地把大豆玉米作为经济收入的农业经济模式为主体的观念。三是能消除农民的投入大、短时间内没有效益,风险大的忧虑。基地的建立能够使农民看得见、学得会、效益高,而且在整个生产周期有用工量少、效益高的优势。百亩五味子基地建立,能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能起到推广,带动,示范的作用,加快我区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二、基地建立的条件 场地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县、眉县接壤,西同凤翔县、陈仓区毗邻。东起七里河,西到凤鸣沟,南自瓦房沟,北至孟家山,介于东

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南北长53.5千米,东西平均宽30.5千米,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县城东距省会西安市136千米、扶风县城26千米,东南距眉县县城36千米,西距宝鸡市70千米、凤翔县城25千米,西南距陈仓区47千米,北距麟游县城56千米。 地质构成 秦岭中高山区

位于五丈原以南,组成物质为前震旦纪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 低山丘陵区

位于周公庙、崛山沟以北,其组成物质以分水岭为界,北为石灰岩及二迭纪砂页岩;南为奥陶纪石灰岩。全区大部为黄土覆盖,太白山、凤凰山、莲花寺、野狐岭、铁橛山一带则岩石裸露地表,出露厚度250—300米,呈厚层状,表面有岩溶及风化现象,走向西北,倾向西北或东北,角度40°—60°。

渭河及支流阶地、洪积扇组成的堆积区

①洪积扇地区:位于岐山山脉以南,横水河、湋水河以北(俗称北原)及秦岭北麓曹家乡的四原、五丈原镇的二、三原。海拔高程,后缘至前缘750—650米。

②渭河及支流阶地区:渭河北侧只有一级阶地,面宽2.5千米左右;南侧有一、二级阶地,平坦较窄,0.5—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