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3/30 17:5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诊断学》考核方案
一、课程描述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考查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它更是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门课程的基础和入门,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因此,我教研室为了学生更好的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优异的考核成绩,特制定了科学、全面、易于操作的考核办法。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课程性质:必修考查课
教学时数:理论课 32学时,实验课10 学时。 开课单位: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
授课对象: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28班、12本全科医学专业 1-2班
二、考核的目的与要求
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参与程度等,分为终结性考试和形成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对学期末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考核内容、方式、题型、时间
(一)考核内容: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内容和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
核内容。
1、形成性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课出勤考核、实验报告、实验考核、技术操作。
2、理论考核内容即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内容:包括概论、临床血液学检测、排泄物、分泌物、体液检验、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其它检测等方面内容。
(二)考核方式:《实验诊断学》的形成性考核采用实验课出勤抽查及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
(三)考核题型:
1、形成性考核题型:实验课出勤占5分,实验报告占5分,实验考核占5分、技术操作占5分。
2、终结性考核题型:课程结束考试采用理论考试、百分制的形式,题型为选择题40题占40分(A型题占30分,B型题占5分,X型题占5分),概念题占10分,填空题占10分,简答题占25分,论述题占15分。
(四)考核时间:《诊断学》的实践考核时间为100分钟,课程结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成绩构成
《实验诊断学》的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形成性考核成绩:20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成绩考核的20%,即实验课成绩占20分,由实验室负责考核。
2、终结性考核(理论考试)成绩:80分
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80%,由临床医学院教研科负责考核。
医学检验教研室 2014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