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护理专科《生理学》习题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18: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0.70 B.0.71 C.0.82 D.0.85 E.1.00 10.呼吸商最小的食物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E.氨基酸 11.我国一般混合性膳食时的呼吸商约为

A.0.70 B.0.7l C.0.82 D.0.85 E.1.00 12.在能量代谢的简化计算中,混合性食物非蛋白呼吸商通常被定为

A.1.00 B.0.70 C.0.80 D.0.82 E.0.50 1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氨基酸 E.水 14.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 B.肌肉活动 c.精神活动 D.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E.食物的热价 15.肌肉剧烈运动时,耗0。量可达到安静状态的

A. 1~2倍 B. 5~10倍 C.10~20倍 D. 20~30倍 E.30~40倍 16. 受试者在禁食12h,室温20~25℃环境中,清醒静卧并且精神安定的状态下,测定

其60min的产热量称为

A. 能量代谢率 B.能量代谢 C.基础代谢率 D. 基础代谢 E.产热量测定 17. 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

A. kJ/L B.kJ/(m2·h) C.kJ D.% E.L/g 18.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是

A. ±(5~10)% B.±(10~15)% C.±(15~20)% D. ±(20~25)% E.±(25~30)% 19. 下列哪种状态下,人体的能量代谢率较低

A. 熟睡 B.肌肉活动 C.环境温度下降 D. 基础状态 E.恐惧焦虑 20. 基础代谢率的错误叙述是

A. 在基础条件下测定 B.反映基础状态下的能量 C. 反映人体最低水平的能量代谢 D.正常值为±(10~15)% E. 临床上有助于对某些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21.体温是指

A. 舌下温度 B.腋下温度 C. 机体皮肤的平均温度 D.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E.直肠温度 22. 体温生理性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肌肉活动使体温上升 B.昼夜温度变化大约相差1.5℃ c·女子排卵后体温常常下降 D.儿童体温常低于成年人的体温 E·清晨2~6时体温最高,午后l~6时最低 23·排卵后的体温升高可能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恐惧焦虑 B.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 C·肌肉活动增强 D.精神活动紧张 E.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 24.体温昼夜变化的原因可能为

A. 骨骼肌的活动 B.环境温度变化 c. 能量代谢的变化 D.体内存在生物钟 25. 机体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 肝 B. 心肌 C.骨骼肌 D.皮肤 E.肺 26. 安静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A. 肝 B. 皮肤 C.骨骼肌 D.肺 E.胃肠道 27.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是

A.皮肤 B. 呼吸道 C.泌尿道 D.消化道 E.腺体 28.皮肤物理散热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物体的导热性能与散热速度成反变 B.皮肤与外界的温差大,散热快 C.皮肤血管收缩时,散热速度快 D.环境湿度越大越容易散热 E.环境风速小,散热快

29.I临床上对高热病人使用乙醇擦浴,此散热方式属于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 30.辐射散热的错误叙述是

A.是以热射线形式散热的方式 B.散热面积越大散热量越多 C.皮肤与环境温差越大散热量越少 D.人体安静时的主要散热方式 E.属于皮肤散热的一种方式 31.传导散热的错误叙述是

A.将热量传给与皮肤接触的较冷物体 B.棉毛织物导热性能差 C.散热量与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有关 D.脂肪传导散热量多 E.水的传导散热性好

32.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冰袋、冰帽降温,其散热方式是

A.不感蒸发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辐射散热 33.当环境温度高于某人的体表温度时,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皮肤散热 34.机体在常温、安静状态下的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以上都是 35.能够使散热量减少的因素是

A.发汗 B.扩张皮肤血管 C.风速低 D.湿度小 E.皮肤接触较冷物体 36.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胆碱 37.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主要依靠下列哪项产热

A.收缩皮肤血管 B.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C.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D.战栗 E.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38.下列哪一项对体温调节的作用不大

A.温热性发汗 B.不感蒸发 C.发汗 D.精神性发汗 E.反射性引起的小汗腺分泌汗液 39.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下丘脑 40.某人感染病菌后,畏寒、战栗、体温升高到39℃,其原因可能是

A.产热器官活动增强 B.散热器官活动减弱 C.下丘脑的“调定点”上移 D.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发生障碍 E.温度感受器的功能失灵 (四)问答题

1. 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 皮肤散热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几种高热病人降温的措施。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排泄

2.肾小球滤过率 3.肾糖阈

4.球一管平衡 (二)填空题

1.机体的排泄器官有------------、---------、----------和---------------。其中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一——o

2.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它与---------一起,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 3.肾的主要功能是----------,此外还具有-----------功能。

4.皮质肾单位分布在----------,主要功能是----------和--------------;近髓肾单位分布在-------------主要功能是-------------。

5.肾血液循环的特点是--------------以及---------------。

6.尿的生成包括三个相连续的过程,分别是-------------、-----------以及--------------------。

7.肾小球滤过膜由——----、——----和——-----所组成。

8.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 一——-------------------------------------------。 9.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10.葡萄糖重吸收部位仅限于-------------,重吸收的方式是------------,当其浓度超过了肾小管对其重吸收能力时,终尿中可出现----------------。

11.肾小管和集合管具有分泌------------、----------和--------------功能。

12.肾外髓部高渗梯度主要由----------主动重吸收-----------造成。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维持则有赖于------------的逆流交换作用。

13.机体在安静情况下,肾血流量主要通过----------维持相对稳定;应急时,主要通 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使肾血管-------,肾血流量---------,以保证重要脏器(心、脑等)的血液供应。

14.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血容量增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

15.大量饮清水后,可引起尿量-----------这种现象称--------,由于血浆晶体渗透压------------所致。

16.糖尿病的多尿属于--------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多尿,属于--------利尿;尿崩症的多尿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所致。

++

17.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和——----对Na--------和K的---------。 18.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以及--------------的调节。

19.正常成人每昼夜排尿量约为------------;每昼夜尿量长期超过------,称为多尿, 尿量介于--------范围内,称为少尿;不足-----------,称为无尿。

20.脊髓骶段低位排尿中枢受损,可出现-------------;低位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皮层控制时,则出现-----------。 (三)选择题 A型题

1.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

A.皮肤 B.肾 C.消化道 D.肺 E.肝 2. 调节性重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近球小管 C.髓袢降支细段 D.髓袢升支细段 E.远球小管与集合管 3.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来自

A.血浆胶体渗透压 B.囊内压 C.小管液胶体渗透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全身动脉血压

4.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近球小管 D.远球小管 E.肾弹位 5.通过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在

A.髓袢降支细段 B.髓袢升支细段 C.近球小管 D.远球小管 E.集合管 6.皮质肾单位的功能是

A.分泌抗利尿激素 B.尿的生成、产生肾素 C.浓缩、稀释尿液 D.分泌醛固酮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7.近髓肾单位的功能是

A.分泌抗利尿激素 B.分泌醛固酮 C.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D.浓缩、稀释尿液 E.尿的生成、产生肾素 8.形成肾内髓高渗梯度的主要物质是

A.KCl和NaCl B.尿素和KCl C.尿素和NaCl D.尿素和葡萄糖 E.NaCl 9.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主要适应于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脏代谢需要 C.肾小球需氧量大 D.肾小管重吸收 E.肾小管分泌与排泄 10.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内血压较低,主要适应于

A.肾小球滤过作用 B.肾小管耗氧量 C.肾小管分泌功能 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E.肾小管周围组织代谢需要 11.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靠

A.负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正反馈调节 12.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A.150ml/min B.180ml/min C.125ml/min D.200ml/min E.100ml/min 13.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

A.两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B.每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C.两侧肾生成的血浆流量 D.两。肾生成的终量 E.每侧肾生成的终尿量 14.滤过分数是指

A.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C.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D.心输出量/肾血流量 E.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15.髓袢升支粗段,小管上皮细胞能

A.被动重吸收NaCl B.主动重吸收NaCl C.主动重吸收尿素 D.主动重吸收水 E.主动重吸收葡萄糖

16.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原因是

A.醛固酮分泌减少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血容量增多 17.在内髓部集合管通透性很高的物质是

A.氨基酸 B.菊粉 C.尿素 D.葡萄糖 E.KCI 18.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

A.近球细胞 B.致密斑 C.球外系膜细胞 D.肾小管上皮细胞 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19.近球小管对Na+的重吸收量,经常是Na+滤过量的

A.50%~55% B.55%~60% C.65%~70 0,4 D.75%~80% E.85%~90% 20.小管液中物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集合管 D.近球小管 E.远球小管

21.小管液中NaCl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近球小管 C.髓袢 D.远球小管 E.集合管 22.下列各项中,属于渗透性利尿的是

A.饮大量茶水 B.饮大量清水 C.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D.静脉注入20%甘露醇250ml E.静脉注入速尿 23.肾分泌的NH。主要来源于

A.谷氨酸 B.谷氨酰胺 C.丙氨酸 D.天门冬氨酸 E.血氨 24.关于水的必需性重吸收的部位,主要发生在

A.近球小管 B.髓袢细段 C.远曲小管 D.远球小管 E.集合管 25.促进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物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醛固酮 E.血管紧张素 26.形成肾外髓部高渗梯度的物质是

A.KCl B.尿素 C.NaCl D.尿素和NaCl E.尿素和KCl 27.保持肾髓质高渗梯度的主要结构是

A.人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直小血管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E.集合管 28.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的物质是

A.一氧化氮 B.前列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尿素 E.醛固酮 29.能使肾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的物质是

A.一氧化氮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 E.肾素 30.产生水利尿的原因是 .

A.醛固酮分泌过多 B.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C.醛固酮分泌过少 D.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减少 E.以上都不是 31.能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因素是

A.人球小动脉收缩 B.出球小动脉收缩 C.肾血浆流量增加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囊内压升高 32.正常终尿量占超滤液量的 .

A.1% B.3% C.5% D.7% E.10% 33.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的因素是

A.大量饮清水 B.循环血量增加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动脉血压升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34.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A.保Na+、保K+ B.保Na+、排K+ C.保K+、排Na+ D.保Na+、保水 E.保Na+、排Ca2+ 35.分泌醛固酮的部位是

A.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B.肾小腺皮质束状带 C.肾小腺皮质网状带 D.肾上腺髓质 E.肾上腺嗜铬细胞

36.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将引起尿量增多,这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醛固酮分泌减少 D.肾小管内溶质增多,渗透性利尿 E.水利尿 37.尿浓缩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输尿管 D.集合管 E.膀胱 38.关于肾排钾机制,错误的是

A.超滤液中K+浓度与血浆相同 B.K+在近球小管中,绝大多数被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