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职业中专十二五规划新版正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7:55: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湖南省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南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以及《邵东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为更好地服务邵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特制定《湖南省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随着国家、省、市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的出台以及邵东县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机遇主要有: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区域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速,对技能人才吸纳能力增强;社会正在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渴求优质职业教育;学校“十一五”期间的基础建设为事业的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挑战主要有:第一、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必须投资四千万以上方可达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要求。第二,学校的教学培训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功能发挥还不够充分。第三,专业群的支撑性还有待增强,师资结构还有待完善,实训设施建设还显得滞后。第四、当前外部环境的负影响: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还没有充分到位;二是支持职业学校学生轮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备等。

综上分析,未来五年,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直面挑战。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兴工旺商,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促进社会就业为导向,以锻造能力为本位,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五优”办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育教学、优化专业课程、优化基地建设、优化就业服务,打造市场化办学、精细化管理、品牌化

1

立校的新形象,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技能型人才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在规模效益上,要正确处理好外延扩张和内涵提高的关系,坚持层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在学校建设和管理上,要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做到硬件建设不断加强和更新,软件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上,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与专业群相匹配,与地方支柱、特色产业相吻合,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教学之间的关系,做到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合一;在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上,要正确处理好学历教学和技能短训的关系,坚持学历教育的同时,不断扩大社会培训办学功能;在学生就业安置上,要正确处理本地优先和异地输出的关系,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主动融入长三角,不断扩大巩固我校学生就业的地域版图。

2.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教育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办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全校教职工的神圣职责,要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作为学校自觉的目标和追求。同时,学校根据邵东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开展校企合作和订单教育,满足各类企业用工需求,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坚持文化、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文化是立校之灵魂,我校的特色文化就是“感恩教育”,坚持以“全纳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各项建设。质量是立校之基础,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坚持将质量追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信念。效益是立校之追求,必须教育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教会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技能,激发学生生涯发展的梦想。

三、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按照邵东县创建湖南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的要求,在成功创建湖南省示范(特色)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把我校建设成条件优越、功能多样、灵活开放、效益良好、品牌突出的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职业学校。

2

(二)具体目标 1.事业规模新增长

高度重视学历教育招生和社会职业培训工作,用好用活各级招生政策,进一步完善学校招生制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从现在起到“十二五”末,年招生1600人左右,学历教育在籍生不少于3200人,年组织非学历培训3000人次以上。积极扩大校际联合办学,加强东西合作、南北合作与国际交流,努力拓展外地生源。

2.专业建设新进展

切实把专业建设作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特色专业做大品牌,长线骨干专业做优特色,信息服务类专业巩固已有成果并努力拓展专业群、延伸专业链。2012年将服装专业创建为湖南省精品专业,2013年,将数控模具专业创建为省精品专业,2015年将皮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创建成为省精品专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延伸,相关专业链的拓展。根据邵东县新的产业趋势,组织力量开发“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新兴、特色专业。

3.课程建设新突破

逐步推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选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的结构模式,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学分制管理方案。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加强课程改革的教科研力度,理论联系实际,建设更多各级各类精品课程、优秀课程。

4.基地建设新水平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直接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在“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大投入,实现每个专业都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并从中遴选出一批市级公共培训基地,重点确保2011年财政拨款的国家级服装(皮具)实训基地建设,并加大机电类、信息服务类专业实训设备投入。

5.教育质量新提高

以《湖南省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为引领,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规范强化技能训练,建立技能训练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技能训练水平和技能比赛成绩。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大力推进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教育,跟踪指导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实践,使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3

能创业,创大业。“十二五”期间,学生技能(中级工)合格率96%以上。高质量就业率稳定在95% 以上,涌现出一批新的就业与成功创业学生典型。

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以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为评价尺度的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估相结合的跟踪式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继续做好二类高考(对口单招和美术高考)的教育教学工作。 6.队伍建设新举措

大力建设三类“名师”工作室。抓好工作室制度化建设,进一步理顺工作室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大师工作室的辐射力,着力增强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力,加大创新工作室的吸引力,使工作室成为新名师的孵化器,成为新理念的实验所。为此,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名教师的评选,产生一批卓有建树、同行认可、省、市内知名的名教师。

实施“三大工程”( 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和双师型工程),铺好教师成长的“三术”(教术、技术、学术)路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五年内45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十二五”结束时,研究生教师比例达到20%。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75%。专业教师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75%以上。

抓好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建水平,以优秀党总支建设带动优秀师资队伍建设。

7.学生管理新实效

秉持全纳教育精义,贯彻落实《湖南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构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管理格局,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以学会感恩为终极目标。

凸显精细化管理,以细节改善为切入点,营造校园新风貌,塑造学生新形象。结合中学生守则和养成教育三字经塑造学生的着装仪表,结合整齐规范的课间操培养学生公共场合的良好的现代公民素养,使学生具有令人称道的道德规范、文明礼仪。

凸显心理教育特色,以心理关怀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德育功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恰当实施心理干预。以校园心理剧比赛为载体,创作出几个心理剧精品。继续开办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成长

4

中的各种心理困惑,使学生人人有一颗既善且美的青春心灵。

凸显学生自我管理的特色。以学生自我劳动实践促进学生的自我人格完善,引导学生认识真正的自我,做真诚的人,干真诚的事,修真诚的心。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打造成知名而富有特色的校园德育实践活动品牌。

凸显学生社团的文化特色。积极引导、科学管理,推进学生组织蓬勃发展,进一步管理好校学生会、文学社等学生社团,进一步扩大“五月青春歌会”、“技能竞赛月”、“元旦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长效机制,形成品牌效应,在文化活动和技能比赛中弘扬真情、锻造精品,追求至善至美的校园文化,营造至善至美的和谐校园。

8.校企一体新思路

在已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探索与企业开展融入式合作,逐步走向校企一体化办学。校企共同开发新专业、新课程,共同编写新教材,共同开展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主要措施

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学校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规划目标,我们将围绕一个创建,实现两个突破,优化三个开发,完善四个项目,实施四大工程,推行七大举措来开展工作。 (一)围绕一个创建

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创建为契机,积极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

(二)实现两个突破

校企联合再突破。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扩大本地校企订单教育,紧密依托皮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和数控模具专业,加大引企入校的力度,促进校中生企机制的进一步生成,最终实现校企合一的新模式。

就业创业再突破。在学生就业上,密切跟踪行业产业动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探索“定向式”、“订单式”、“定岗式”“半工半读”等多种形式的就业路径,创新就业机制,结合校企一体化,建设校园创业基地,扩大毕业生创业面,提高创业成功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