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23: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一、绪 论

(二)选择题:

1. 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 (2) 孟德尔 (3) 拉马克 (4)克里克 2. 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4 )。

(1)分子遗传学 (2)个体遗传学 (3) 群体遗传学 (4)经典遗传学

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 1 )。 (1)分子遗传学 (2)个体遗传学 (3) 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 1900 (4) 1910 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二) 是非题:

1. 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

2. 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

数目减半。(-)

3. 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5. 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6. 同质结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

合。(+)

7. 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8.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9.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10. 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11. 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12.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13.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 14.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

- 1 -

(三) 选择题:

1.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2)。

(1)内质网中 (2)细胞核中 (3)核糖体中 (4)叶绿体中 2.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4 )。 (1)3 (2)6 (3) 12 (4)18

3.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 (3)。 (1)6条 (2)12条 (3) 24条 (4) 48条

4.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 合 (3):

(1)AA'BB (2)AABB' (3)AA'BB' (4)A'A'B'B'

5.一种(2n=20)植株与一种有亲缘关系的植株(2n=22)杂交,F1加倍,产生了一个双二倍体,该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1):

(1)42 (2)21 (3)84 (4)68

6. 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3 )。 (1).间期 (2)早期 (3)中期 (4)后期 7.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3):

(1)后期Ⅱ (2)末期Ⅰ (3)后期Ⅰ (4)前期Ⅱ

8.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4):

(1)10 (2)5 (3)20 (4)40

9.某一种植物2n=10,在中期I,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3): (1)10 (2) 5 (3)20 (4)40

10.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3) (1)AB和Ab; (2)Aa和Bb; (3)AB和AB; (4)Aa和Aa。

11.玉米体细胞2n=20条染色体,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 (1)

(1)20条 (2)10条 (3)5条 (4)40条

12.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3) (1)四个雌配子 (2)两个雌配子 (3)一个雌配子 (4)三个雌配子 (四) 填空题:

⒈ 填写染色体数目:水稻的n =( ),普通小麦的2n=( ),蚕豆的x=( )。 ①12 ②42 ③6

2.玉米体细胞2n=20,其减数分裂形成的小孢子有( )染色体,极核有( )条染色体,胚乳细胞有( )条染色体,果皮细胞有( )条染色体。 ①10 ②10 ③30 ④20

3.人的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一个人从其父亲那里接受( )条染色体,人的卵细胞中有( )条性染色体,人的配子中有( )条染色体。 ①23 ②1 ③23

4.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减数的过程发生在( ),联会的过程发生在( ),核仁在( )消失,鉴定染色体数目最有利的时期为( )。

- 2 -

①后期Ⅰ ②偶线期 ③中期 ④终变期

5.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有些生物的细胞中除具有正常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以外,还常出现额外的染色体,这种额外染色体统称为( )。 ①同源染色体 ②B染色体(超数染色体)

6.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为( ),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发育成( )。 ①卵细胞 ②合子(胚) ③二个极核 ④胚乳

7.人的受精卵中有( )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精 子和卵子中有( )条染色体。

①46 ②46 ③23

8.某生物体,其体细胞内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减 数分裂时可产生( )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这时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父方染色体的比例是( )。同时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比例是( )。 ①8 ②1/8 ③6/8

9.胚基因型为Aa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有( )种,胚乳基因型有( )种。

①3 ②4

10.以玉米黄粒的植株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子粒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这一现象称( )。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称为( )。

①花粉直感 ②果实直感

11.在有丝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呈L字形,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如果染色体呈V字形,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 ①一端 ②中间 (五)思考题:

1.未交换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Ⅰ,被交换了的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哪一时期? 答:后期Ⅱ。

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 与 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2)复制 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 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动态与基因传递有什么关系? 答:平行关系。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最基本的区别?以最简要方式指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

答:减数分裂:(1)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2)同源 染

- 3 -

色体在前期Ⅰ配对联会。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减半的原因:染 色体了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了两次。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

1. (二) 是非题:

1. 不同亲本之间通过杂交,再经若干代自交,可育成多种类型的品种。(+) 2. 两种白色糊粉层的玉米杂交后,有可能产生有色糊粉层的杂交种子。 ( + ) 3. 如果同时考虑4对基因,A A B b C C d d这样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 + ) 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内容是非同源染色体基因的自由分离和同源染色体基因 的

独立分配。 ( - )

5. 如果某基因无剂量效应,就说明它是完全显性的。(-) 6. 上位作用是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作用。(-)

7.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于杂种形成配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 非等

位基因间随机自由组合。(+)

8. 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9. 凡是符合孟德尔规律的任何形式的杂交组合,其F2代的性状表现都是同样的。(-) 10. 无论独立遗传或连锁遗传,无论质量性状遗传或数量性状遗传,都是符合分离规律

的。(+)

11. 可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其区别在于前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相同的表现型。 (+) 12. 人类的四种主要血型的遗传受三个多基因的支配。 (-)

13. 不论是测交还是自交,只要是纯合体,后代只有一种表型。 (+)

14. 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15. 隐性性状一旦出现,一般能稳定遗传,显性性状还有继续分离的可能。(+) (三)选择题:

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2)。 (1)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2)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3)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4)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2.在人类ABO血型系统中,IAIB基因型表现为AB血型,这种现象称为 (2) (1)不完全显性 (2)共显性 (3)上位性 (4)完全显性

3.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遵从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F2表型种类数为 (4)。 (1)5n (2) 4 n (3)3 n (4)2 n

4.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 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3): (1)1/8 (2)25% (3)37/64 (4)27/256

5.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3): (1)25% (2)1/8 (3)1/16 (4)9/64

6.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 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 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