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1) 苏科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55: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2 速度教案(1)

教学课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 本教时为第 1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②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③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②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③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难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 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的重点: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用具:学生:白纸两张、刻度尺(可事先测出课桌的高度或教室内某一物体的高度,也可以一同学的身高为测量高度)、秒表(或手表) 教师:白纸若干、长软尺、秒表、一装满水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气泡)、一汽车速度计的模型、气球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①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小动物的场景。再放一段蜗牛爬行的情景。让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运动快慢,引入课题“速度” 活动5.5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学生取出两张16开纸A和B ,将A双折一次,将B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一猜:哪张纸片下落得较快?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纸片下落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 物体运动快慢如何比较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体验到物体运动有快慢 学生作出不同的猜想。 请两个同学上讲台试一试, 结果是: 座位上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试一试,验证刚才自己的猜想 结果是: 根据谁先落地。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问题 初步感知概念 学生可能会认为很简单,但要过渡到方法上,需要有一1

凭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是不科学的 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让这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如何来比较他们下落的 快慢呢? 这和我们在体育比赛中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呢 请同学举例 凭感觉 测时间 让他们同时下落,分别记下它们下落的时间和高度,这样可以比较它们的快慢。 一样的 比如百米赛跑,记下运动员跑完一百米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知道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众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看谁用的时间最短。 一个是比路程,一个是比时间 可让学生另举一例,来说明刚才老师所讲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比较,让它们从同样的高度下落,测出时间,但这种方法实际操作起来是不是不容易呢? 可让学生来设计并做这个实验 体验两种方法的不同 请一位学生读一下速度的概念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快 速度小的物体运动的慢 同学们对单位时间可能认识上有缺限,会出现对我们物理上所要求的单位时间不一致的说法。 学生回答: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 对学习的这一回答,结合刚才我们所讲的速度的定义,教师进行总结:对于两个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运动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在体育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相同吗? 如果回答相同,则提问:“观众也记时间吗?” 如果回答不同,则提问:“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很好,有谁能用简短的语言归纳一下这两种方法呢? 我们将这个过程用物理的语言叙述出来就是: 观众的方法是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谁运动得就快。 裁判的方法是谁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的时间短,谁运动得就快。 好,我们用裁判的办法在来比较一下纸片下落的快慢。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步骤的优劣作出评价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纸片下落的快慢,现在我们就引入一个新名词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速度”。大家将书打开到P109, 速度(velocity)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一般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提问单位时间的相关问题: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单位时间很多,比如:一年、一月、一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关注,并思考其中蕴涵的物理问题 提高可视度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

星期、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等等,但是在物理学中,单位时间只有一个国际单位,那就是一秒,符号为s (second) 有了速度这个物理量,我们怎么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很好,可是怎么知道速度大还是小呢?这里我们引入速度的计算公式。同学们应该数学上早就学过这个公式,就是 : v?s t 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厘米/秒(cm/s) 单位换算: 1km/h=1000m/3600s=1/3.6 m/s.. 1m/s=(1/1000km)/(1/3600h)= 3.6km/h 刚才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包括它的计算公式,现在就运用它来做“活动5.6”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用哪些实验仪器?设计表格并算出纸片的下落的速度。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速度 ? 在学生回答如何设计表格的基础上,总结常见的几种表格形式: 实验次数 高度/m 时间/s 速度/m/s 1 2 3 实验次数 1 2 3 高度/m 时间/s 速度/m/s 物体的速度大小比较,可用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直接用速度的数值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这才是我们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这们从方法上将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让学生举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速度数值)加深对速度数值的理解 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做答并演示 10m/s= Km/h 36Km/h= m/s 书上P110列出了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请同学们进行比较,知道通常情况下人、动物、汽车、飞机、以及光的速度数值,对通常情况下物体的速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器材:卷尺(米尺)、手表(秒表) 方法:量出某一高度到地面的距离,测出从某一高度纸片落到地面的时间,计算出速度 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想办法减小纸片下落的速度,这样便于测时间 ③可以增加纸片下落的高度 ④可以换用气球,也许气球下落的速度要慢些(让学生实际进行演示,进行测量) 由同学来举例日常生活中的汽车速度。你知道哪些车的行驶速度?由同学们列举出来,进行比较。 对于为什么要学速度这个物理量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让学习知道这是常用的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对有困难的同学可出一些常见速度、简单速度进行换算,降低要求。 应提倡多种方法,奇异的方法,鼓励求导师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和交流能力,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学习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