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悬空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06: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扣件式钢管悬空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为使扣件式钢管悬空脚手架施工规范化,制订了扣件式钢管悬空脚手架施工本作业指导书,要求各有关单位严格按本作业指导书所述事项进行控制和施工。同时本作业指导书与具体部位技术通知配合使用。

一、构配件质量标准及检验 1、钢管质量的检验要求

⑴ 新旧钢管的外观质量检验应按表1-1要求进行; ⑵ 钢管应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钢管质量检验压要求 表1-1

项次 新 管 4 5 6 旧 管

2、扣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要求 ⑴ 技术要求:

扣件应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作;

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或其它影响使用的铸造缺陷;并应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⑵.扣件质量检验要求

扣件质量应按表1-2要求进行检验。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可锻铸铁扣件不得破坏。 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样检测。

扣件质量检验要求 表1-2

项次 新 扣 件 旧扣件

3、构配件的允许偏差(见表1-3) .

1 2 3 4 检验项目 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 表面质量及性能 螺栓 同新扣件的项次2、3项 必须具备 应符合技术要求 不得滑丝 要求 8 7 外径、壁厚 端面 防锈处理 钢管锈蚀程度 应每年检查一次 其它项目同新管3、4、5 1 2 3 检查项目 产品质量合格证 钢管材质检验报告 表面质量 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挽,上述缺陷不应大于表1-3规定 允许偏差不超过表1-3规定 应平整,偏差不超过表1-3规定 必须进行防锈处理,赌锌或涂防锈漆 锈蚀深度应符合表1-3规定,锈蚀严重部位应将钢管截断进行检查 验收要求 必须具备 .

构配件的允许偏差 表1-3

项次 项 目 钢管尺寸的偏差 a.低压焊接管 外径 48.0mm 壁厚 3.5mm b.电焊钢管 1 外径 48.0mm 壁厚 3.5mm c.电焊钢管 外径 51.0mm 壁厚 3.0mm 2 钢管两端端面切斜的偏差t 3 钢管内外表面锈蚀的深度(t=t1+t2) 钢管弯曲的偏差t a. 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 l≤1.5m 4 b. 立柱钢管弯曲 3m<l≤4m 4m<l≤6.5m c. 栏杆、支撑体系的钢管弯曲 l≤6.5m

二、脚手架构造要求 1、单管立柱构造要求

立柱接头可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 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⑵ 立柱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⑶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当立柱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柱固定。靠边坡的立柱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2、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⑴ 纵向水平杆设置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⑵ 纵向水平杆一般宜采用搭接连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b 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 ≤12 ≤20 ≤30 钢板尺 ≤0.50 允许偏差 ( mm) -0.50 -0.50 -0.50 -0.35 -0.05 -0.30 1.70 塞尺 游标卡尺 检查工具 .

.

3、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⑴ 每一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⑵ 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柱距的1/2。 4、采用木、竹串片的脚手板构造要求

⑴ 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并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⑵ 脚手板宜采用平铺,亦可采用搭设铺设。 5、连墙件构造要求 ⑴ 布置要求

a. 连墙件间距一般不应大于表2-1的规定。

b. 连墙件应均匀布置,形式可以花排,也可以并排,宜优先采用花排。 c. 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d. 连墙件必须从底步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⑵ 构造要求

a.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并垂直与墙面设置,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为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 b. 采用柔性连墙件时必须配用顶撑,并可靠地顶在砼墙面、柱等结构部位,以防止向内倾覆。 6、支撑

⑴ 双排及多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支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⑵ 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b. 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c. 剪刀撑斜杆的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搭接应符合二、2、⑵项的规定。

d.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⑶ 横向支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横向支撑的斜杆应在1~2步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b. 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支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c. 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支撑,24m以上者除两端应设置横向支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7、固脚体系

a. 固脚体系:选择坚硬岩体。如固脚体系岩体较破碎,固脚锚杆应适当加长,具体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b.固脚体系中的支撑锚杆应与钢管连为一体。

c.根据地形可适当增加一些三角稳固体系,可采用增加固脚体系中的支撑锚杆(即斜插筋)的方法。 d.当遇到卸载带、裂隙、岩石破碎带应对固脚体系中的支撑锚杆(即斜插筋)和连墙筋、应考虑预固结灌浆或入岩深度深浅结合的方法。

e. 固脚体系中防脱弯钩可将锚杆端头车丝,设置面积大于钢管截面面积、壁厚5mm厚钢垫板+螺帽扣紧代替。拉条吊点把3个钢管节点都吊进去。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