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六)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2:41: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六)参考答案

一、“叶音说”为什么是错误的?

“叶音说”是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其根

本错误,就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而非历史的观点,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许多的音,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所以说“叶音说”是错误的。

二、熟记先秦古韵三十部和“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韵目。

1、先秦古韵三十部是: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第一类 之部 职部 蒸部 第二类 幽部 觉部 冬部 第三类 宵部 药部

第四类 侯部 屋部 东部 第五类 鱼部 铎部 阳部 第六类 支部 锡部 耕部 第七类 歌部 月部 元部 第八类 脂部 质部 真部 第九类 微部 物部 文部 第十类 缉部 侵部 第十一类 叶部 谈部 2、“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的韵目是: 上平声 入声 下平声 入声 一东 一屋 一先 九屑 二冬 二沃 二萧 三江 三觉 三肴 四支 四豪 五微 五歌 六鱼 六麻

七虞 七阳 十药 八齐 八庚 十一陌 九佳 九青 十二锡 十灰 十蒸 十一真 四质 十一尤

十二文 五物 十二侵 十四缉 十三元 六月 十三覃 十五合 十四寒 七曷 十四盐 十六叶 十五删 八黠 十五咸 十七洽

三、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式的平仄。

1、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解释下列名词:

●孤平拗救: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

必须是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即全句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是“拗”的一种形式)。

1

但“孤平”可以救,即把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变平。这就是“孤平拗救”。 ●破读:是指在阅读古书时,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破读音主要是声

调的变化,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例如“王”字,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读平声,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中破读为去声,是动词,称王的意思。后者的意义和读音是由前者演化而来的。 ●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时的三十六个声

母,包括: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喻。相传这三十六字母是宋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大体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

●出韵:近体诗用韵,要求必须用“平水韵”中同一韵部的字,否则就叫“出韵”。 ●双调:词的一种,指包含两段的词。这两段叫前后阙或上下阙、上下片等。 ●借对:近体诗特有的一种对仗,指利用一字多义或两字同音的特点来构成对仗。 ●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

●近体诗:诗体名,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长律。是唐初形成的一种以讲究平仄

和对仗为主要特点的诗,也叫“格律诗”。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律诗和绝句的句数是固定的,每两句构成一联,律诗四联八句,绝句二联四句。长律超过四联,数量不限。 ●一字豆:词当中特有的用在句首起领起作用的单字,叫做“一字豆”,又作“一字逗”。一字豆在语

气上有短暂停顿,通常是动词或虚词,大多是去声字,不出现在一首词首句和末句。常见于《沁园春》、《望海潮》、《六州歌头》、《扬州慢》、《寿楼春》、《忆旧游》等双调词中。 ●重唇音: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双唇音”,发音时气流在双唇间受

阻而成音。三十六字母中的重唇音是“帮滂并明”。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全诗共四句,是律诗的一半,故称“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

分别简称“五绝”、“七绝”。

●排律:又叫长律,近体诗的一种。句式、用韵、平仄等方面与律诗相同,但句数超过八句,为偶数

句。对仗要求严格,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以五言为常见,七言较少见。多人联句的诗常用排律。

五、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多音字。假借字请说明其本义,多音字请说明其

本音,并说明与本音、破读音相应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逑,通“仇”,匹,相匹、相对的意思,这里指配偶。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泮,通“畔”,岸边、边界的意思。 3.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

塞,本音sāi,用作动词,堵塞、塞住的意思,此句即用“塞”的本义。破读作sài,名词,意思是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因边界上的险要处有人把守(即堵塞住),故“塞”由本音本义引申出破读音的边塞义。 4.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诗经?豳风?七月》) 壶,通“瓠”。毛传:“壶,瓠也。”瓠是一种瓜类蔬菜,茎蔓生,花白色,果实长圆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供食用,今称瓠子。一说为葫芦。 5.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豳风?七月》) 食,破读为sì,动词,义为“给…东西吃”。其本音读作shí,动词兼名词,意思是吃,也指吃的东西。动词“食”用为使动,便由本音的意义引申出破读音的“给…吃”义。 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经?小雅?采薇》) 常,通“棠”,棠梨树。 7.择有三事,亶侯多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藏,破读为zàng,用作名词,义为储存的珍贵的东西。其本音读作cáng,动词,义为把东西储存起来。由本音的动词义“储存”引申出破读音的“储存的东西”义。 8.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分,破读为fèn,用作名词,义为情分。其本音读fēn,动词,义为分开,分配。破读音的“情分”义是由本音的意义引申而来的。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并分别注明其上古的声母和韵部。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双声联绵词,见母。/苍苍,双声叠韵联绵词,清母阳部。) 2.黾勉从事,不敢告劳。(《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双声联绵词,明母。)

2

3.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诗经?大雅?生民》)(匍匐,双声联绵词,定母。) 4.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豳风?七月》)

(觱发,双声联绵词,帮母。栗烈,双声联绵词,来母。) 5.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郁邑,双声联绵词,影母。/侘傺,双声联绵词,透母。) 6.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屈原《哀郢》)(荒忽,双声联绵词,晓母。) 7.回穴冲陵,萧条众芳。(宋玉《风赋》)(萧条,叠韵联绵词,幽部。) 8.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宋玉《风赋》) (憯凄,双声联绵词,清母。/惏栗,双声联绵词,来母。) 9.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枚乘《七发》)(怫郁,叠韵联绵词,物部。) 10.瀄汩潺湲,披扬流洒。(枚乘《七发》)

(潺湲,叠韵联绵词,元部。/流洒,双声联绵词,来母。)

七、利用工具书判断下列句子中带下划线的词哪些是同源词,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A)组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卫风?伐檀》) 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屈原《九歌?湘夫人》) 4.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枚乘《七发》) 5.若华夕曜,岩泽气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岸,《广韵》:“岸,水涯高者。”《尔雅?释丘》:“重厓,岸。”《小尔雅?广诂》:“岸,高也。”《诗经?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 ●干,《易?渐卦》:“鸿渐于干。”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又引陆注:“水畔称干。”又引翟注:“干,涯也。”《史记?春申君传》:“而不知干队之败。”《索隐》:“干,水边也。” ●圻,《说文解字》:“垠,地垠也,一曰岸也。圻,垠或从斤。”《广雅?释丘》:“垠,厓也。”《广韵》:“圻,圻堮,又岸也。”《玉篇》:“圻,圻堮也。” ●岩,《说文解字》:“岩,岸也。”《书?说命?序》:“得诸传岩。”疏:“岩是山崖之名。”《广雅?释诂四》:“岩,高也。” ●裔,《说文解字》:“裔,衣裾也。”徐锴系传:“裾,衣边也。”后泛指边缘。《淮南子?原道》:“故虽游于江浔海裔。”高诱注:“裔,边也。” ▲从意义上来看,“岸、干、裔、圻、岩”都有“边”义。从读音方面看,这几个字也有音近关系。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岸、圻、岩”都是牙音疑母字,双声;“干”是牙音见母字,“裔”是喉音喻母字。见疑旁纽,喉牙音有邻纽关系。从古韵方面看,“岸、干”元部叠韵,“岩”属谈部,“圻”属文部,“裔”属月部。元文旁转,元谈通转,元月对转。“岸、干、裔、圻、岩”音近义通,是一组同源词。 (B)组

1.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豳风?七月》) 2.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经?大雅?生民》) 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 4.骚人之文,自兹而作。(萧统《文选序》) 5.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子,《广韵》:“子,子息。”《诗经?大雅?生民》:“居然生子。” ●字,《说文解字》:“字,乳也。”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广雅?释诂》:“字,生也。”《山海经?中山经》:“若山有木,服之不字。”注:“字,生也。” ●滋,《说文解字》:“滋,益也。”《左传?襄公八年》:“事滋未成。”注:“滋,益也。”《文选?东京赋》:“鸟兽阜滋。”薛注:“滋,益也。” ●兹,《说文解字》:“兹,草木多益。”《尔雅?释诂》:“兹,此也。”《左传?昭公元年》:“兹心不爽。”注:“兹,此也。”《论语?子罕》:“文不在兹乎!”皇侃疏:“兹,此也。” ●耔,《广韵》:“耔,拥苗本也。”义为以土培苗根。《诗经?小雅?甫田》:“或耘或耔。” ▲从语音上看,这几个字古音相近。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子、滋、兹、耔”都是精母字,双声;“字”是从母字,精从旁纽。古韵方面,这五个字都属之部,叠韵。从意义看,“子、字、滋、兹、耔”都有“滋生、繁衍”等意思,意义相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