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3:03: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基本情况

山西柳林汇丰兴业曹家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城东南7km处,行政区划属庄上镇和陈家湾乡,井田内由北向南有陈家焉村、高狮坡村、付家焉村、长焉村、张家社村、梨树凹村和郭家山自然村。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0°56′19″—110°58′52″; 北纬:37°21′46″—37°24′01″。

井田南北长4.145km,东西宽3.752km,井田面积8.441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 二、地质概况 (一)含煤地层

含煤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太原组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海陆相含煤沉积建造,根据本组岩性特征可分为三段: (1)下段

本段从k1砂岩底至10号煤底。地层厚34.26~37.80m,平均35.29m。岩性主要为细碎屑岩,即灰~灰黑色泥岩、粘土岩、灰白色砂岩。泥岩中富含植物化石。 (2)中段

本段从10号煤层底至l3灰岩底,厚度15.22~25.15m,平均21.48m,横向上变化不大。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泥岩、煤层、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岩。

沉积层之间发育有8上、8下、9、10号煤层。9、10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8上号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9、10号煤层之间沉积一套灰黑色泥岩,由北向南厚度逐渐变小,于井田南部边缘9、10号两煤层合并;8、9号煤层之间沉积一套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中砂岩、细砂岩,垂向上呈反粒序,横向上由北向南粒序为中粒~细粒,然后相变为泥岩。反映了砂体沉积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侧向迁移特点,说明了该砂体为一分流河道砂。

(3)本段地层由l3灰岩底至k3砂岩底,厚度28.80~40.26m,平均33.19m。岩性主要为3层石灰岩、煤层、灰黑色泥岩及少许粘土岩。其中l3、l4、l5三层灰岩全区发育稳定,发育有6上、6、7号煤层,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 2、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为井田内另一个主要含煤地层,为陆相含煤沉积建造,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含2、3、4、5上、 5下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 (二)井田构造

本井田主体为一单斜构造,走向nw,倾向sw,倾角2°~9°,局部发育

有向背斜构造,目前未发现断层,在井田北部长焉煤矿内9号采掘发现有一个椭圆状陷落柱(x1),长轴50m,短轴25m,无岩浆岩侵入。 s1向斜:位于井田中部,轴向由北北东向转为南西向,东翼较西翼陡,东翼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左右,西翼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左右,向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2300m左右。

s2背斜:位于井田东北部,轴向由北东东向转为北东向,南翼较北翼陡,南翼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6°左右,北翼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左右,背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300m左右。 总之,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为一类。 三、矿井水文地质

井田为黄土丘陵区,大部分被中、上更新统黄土覆盖,只在沟谷中出露少部分基岩。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沟谷中多为短暂的季节性河流或煤矿排水形成的小溪流。

(一)抽水试验及参数计算

井田西南部czk4号孔为水文地质勘探孔。孔深208.12m,终孔于奥陶系灰岩中。抽水分两个试验段:第一试验段0~82m,为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含水层。第二试验段0~178m,为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含水层。参数计算采用裘布衣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见表;收集到井田外《河东煤田柳林勘探区地质勘探最终报告》中7—5水文孔抽水试验和2—6孔注水试验资料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