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协同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0 4:24: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知识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协同应用

作者:王彤 孙丽芬 唐文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0期

【摘要】迁移规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心理现象,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从新旧知识点的情景、过程及规律注重知识迁移的协同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迁移 知识点 协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109-02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知识迁移指的是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恰当地运用知识迁移,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所以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知识迁移的运用可以发生在一节课的任何一个环节:在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意识到知识迁移存在的价值;在探究环节,可以让学生实践知识迁移的发生过程;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迁移的独特作用;在课后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继续体验知识迁移的后续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启发与学生的探究、运用都可以围绕着知识迁移的协同作用来进行。

一、挖掘新旧知识的迁移点

具体而言,迁移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方法,一种规律,还是一种思想?老师深入了解教材,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这对知识迁移的效果与水平至关重要。

比如《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仅仅将“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迁移到 “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这还远远不够,更应该注重数学思想的迁移还应,尤其是注重利用数学类比的使用。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会掌握知识,更获得了一种探索数学世界的“思想武器”,这不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的认知结构是分层次的,迁移的基础包括知识与技能,期位于认知结构中的较低层次,数学认知结构中较高层次的部分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是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本质认识和高度概括,对于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具有指导意义,更是实现广泛迁移的促进手段。 在挖掘新旧知识的迁移点,如何注意难度及深度呢?知识迁移在课堂教学实现中所占的比例如何?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堂教学实践,把握好“度”。毕竟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过度地重视和使用知识的连接与迁移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挖掘新旧知识的迁移点,应该在充分了解教材,根据教学班级的教学实践,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迁移。

二、创设新旧知识迁移的情景

确定迁移点后,如何让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其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教学班级教学实践,构建新旧知识迁移的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体会和领悟知识,当然教师在构建情景时既要主要知识迁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更要注意新、旧两种知识的更替。 例如《小数的加减法》中,通常教师都会设定一种所谓的生活化情景,有冰箱的高度、茶几的高度、鞋柜书桌的高度及长度,门的宽度,这些都用同样长度单位的小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生活化情景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缺乏知识迁移的协同作用。本阶段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因此构建合理的场景,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结合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观察、了解、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系统的掌握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再现新旧知识迁移的过程

新旧知识迁移的场景的再现,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亲身体验协同完成,而不能脱离教学实践去设计,结合教学班级去设计、验证、调整。在巩固练习环节,也需要对知识迁移的过程进行巩固练习。

以《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实践为例,以万以内数的比较为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的协同作用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掌握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了解学生相互讨论的结果,发现学生虽然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是避免学生“依葫芦画瓢”。运用数位表,学生就能够掌握明白这种知识迁移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发现新旧知识迁移的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发现新旧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规律掌握新知识?比如,当学生发现“万以内的数比较方法”可以迁移到“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后,能准确说出“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吗?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整数近似数的求法”的规律,准确说出“小数近似数的求法”的计算规律?

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认为,知识迁移的协同应用的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特定的场景下掌握两种学习活动间的共同原理,掌握的水平越高,学生利用迁移达到的教学效果越好。当然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取决于学生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教材,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从新旧知识点的情景、过程及规律注重知识迁移的协同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燕.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年第4期.

[2]黄丹.运用知识迁移,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年第5期. [3] 方媛媛,尹锡荣,洪程.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语言迁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