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 - 我固有之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2 2:15: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去、贼、恶、焉)和有关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重点讲授第1则、6则 。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分钟测试】

一、给下列划横线的字词注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恶( )之心 强(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合作探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3、翻译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课堂研讨】

一、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

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请阅读文本思考何谓“四端说”(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释)

二、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三、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四、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