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幸福感调查报告[工作范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0:1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篇一:幸福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万州区红光民众幸福感现状的调查 内容摘要: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生活感受,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影响幸

福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不管是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世界需要。

关键词:幸福感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近代化带给我们的最大变化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然而,与客观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幸福感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问题,影响幸福感的主要由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等方面。我们针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若干个问题来体现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学生,事业青年,中老年,老年和

女性分别调查幸福感,幸福或不幸福的原因。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共制50份问卷,回收34份

(3)研究方法。制成图表分析和百分比分析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居民幸福感调查的概述 (一)幸福与幸福感

幸福有很多现实意义,但就回答什么是幸福,有很多现实问题:法国作家罗曼提出来:“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要是真的统计起来,不要说对“灵魂”、“香味”这些抽象的概念无从下手,即便是“你幸福吗”、“你有多幸福”这类问题,也让很多人无法回答。

幸福是相似的,工作稳定、收入高、各项福利有保障,这些都是幸福的物质保障;家庭和谐、和睦是幸福的精神保障。即便是如此,幸福的人中也有不幸福的一面,比如碰到感情挫折,可能就觉得不幸福,而更重要的是,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它是波动的。 (二)对待幸福的态度

没有幸福能一夜之间就降临。而人们更多的是希望幸福如同春雨一般,润物无声,生活每年都有新变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领域许多重大民生问题刚刚破题。如医疗、教育、生态等问题,都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些问题,不

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社会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三、关于居民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 在被调查者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两项相加为50%;

有%的人做了说不清的选择,%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

从性别来看,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这与国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 从学历水平看,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高,17%的感到非常幸福,61%的人感到比较幸福;职业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低,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3%,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为56%。 从不同年龄段看,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高的是61-70岁组,最低的为31-40岁组和41-50岁组。此外,30岁以下的青年人倾向于回答不幸福的比例最高,而7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无人认为自己“不幸福”。

(二)首先,幸福指数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已经使大多数民众摆脱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约,民众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成为可能。从追求生活水平提高到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开始成为多数民众的一种客观需求,也开始成为社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