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中考语文复习指导策略 入诗境 析诗意 悟诗情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01: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入诗境 析诗意 悟诗情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古诗词的阅读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精神底蕴。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亲情趣。”“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对诗词中塑造的感人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夯实古诗词鉴赏复习,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落实好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了解常见考点。

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沉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赏析重点语句(如一语双关、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等)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会问题。

5、结合作者经历、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体味作品的意蕴。 二、让学生了解常见题型。 (一)主旨情感类

主要考查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 )形象或景物,写出了( )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例1、(2008年镇江市)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 7——8题。(共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歌颔联通过 和 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颈联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了诗人 的心情。(3分)

例2、(2010年镇江市)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完成 5——6题。(共5分)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第二问: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例3、(2012年镇江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共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7.第二问: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4分) (二)表现手法类

主要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 )的手法,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例1、(2010年镇江市)6.诗歌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有何作用? 例2、(2006年河南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例3、“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013年镇江市《赢在中考》题选) (三)想象描述类

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例1、(2009年镇江市中考)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题。(共5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3分)

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村庄傍水、城郭依山,酒旗迎风招展。

例2、《约客》南宋 赵师秀(2013年镇江市《赢在中考》题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致? (四)品味炼字类

主要考查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哪一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例1、(2012年镇江市中考)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例2、(2012年镇江市中考)7.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画面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解题应抓住“日丽”、“花草香”“燕飞”“沙暖”“鸳鸯睡” 例3、“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一鹤”作者为何不用“群鹤”? (五)名句赏析类

主要考查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

例1、(2008镇江市中考) 《过零丁洋》8.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2分)

例2、、(2009镇江市中考)《江南春》8.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2分)

三、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掌握恰当的鉴赏方法,我认为关键在三句话——入诗境、析诗意、悟诗情。如何引导学生这样去赏析呢?关键要在以下几方面落实好。

(一)先弄清写了什么?入诗,读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再现诗的意境。 1、关注“诗题”,从内容上鉴赏。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明内容是射猎,描写的是打猎时的壮阔场景。《游山西村》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确定了诗的内容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

2、注意诗歌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面上是写早出晚归,

2

辛苦劳累,其实是“衣沾不足惜,但事愿无违”,这个“愿”字其实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愿”这个关键词就透露出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要往字面下去想,挖掘更深一层的意思。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如果注意了“谁言”是反问的话,那就不会少了“歌颂母爱、母恩的伟大”这一层含义。

(二)再弄清是怎样写的?抓细节、角度、意境、手法等,理解这样写的用意。

1、注意典型的细节。细节描写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赵师秀的《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面看是主人因约客不来夜过半而无聊的敲着棋子。但分析细节后,我们就会发现,诗人并无焦虑神色。拈棋闲敲,因为陪着他一起等待客人的,还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一声响胜一声的蛙鸣。这种声音一衬,夜色更为静谧,而这夜色更静谧,又衬得诗人更为闲适轻松,同时也有一种淡淡的寂寞情怀。(诗人在久候客人却未至的情况下也能独辟蹊径,于心灵的一刹那间寻到了独得之乐,故著一“闲”字。)

2、注意表达的角度。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再举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从淅淅沥沥的雨声,一声响胜一声的蛙鸣微雨、拈棋闲敲声,从远景、近景等角度反复表达诗人的闲适轻松之情。

3、注意诗歌的意境。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颔联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看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实则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颈联写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4、注意表达的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1)抒情方法。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1、创作方法:赋、比、兴;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

(3)风格。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如苏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李贺:雄浑奇特;王昌龄:雄壮豪迈。不同类型的诗也有不同的风格。如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三)最后弄清如何表述诗词赏析的试题。入诗境,析诗意,做好这两件事,自然就能悟诗情。 1、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2、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 3、紧扣要求、表达流畅。

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要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做到表达流畅,就是指文句通畅,先后有序,表达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