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上乐感的培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23:09: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音乐课堂上乐感的培养

商水县姚集一中 孙国华

【摘要】乐感是人对音乐艺术感知上的灵敏度、准确度、接受能力、模仿能

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生活联想的能力等诸多能力的综合。强化对乐感的理解,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乐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中学音乐 乐感 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当播放一曲美妙动听、活泼愉快的音乐时,同学们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高兴得手舞足蹈,摇头晃脑。他们不仅能感受到音的高低、长短,还能体验到音乐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这些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感受力。有的学生却反应比较迟钝,他们不能掌握乐曲的旋律与节奏,情绪上也没有什么变化。这就说明对音乐产生共鸣的学生有乐感,没有反应的学生则没有乐感。音乐学习中的乐感问题,是困扰学生学习的大问题。如果不能顺利解决,演唱出来的音乐是味同嚼蜡、平淡无奇,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很大打击,并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没有音乐的表现力,那就感动不了自己,更打动不了别人。有了好的乐感,对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会受益终生。音乐教学中,我们的音乐老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乐感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一味地追求教学歌曲“快而多”,而学生学的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唱歌就会经常出现“跑调”现象。如何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呢?我认为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

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进行训练和培养。

一、加强视唱练耳教学

视唱练耳教学是培养乐感的重要方法之一。视唱练耳包括听觉训练和视唱训练两大部分,听觉训练通常来说应该从小抓起,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一般来说学前学过音乐的学生听觉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尽早接触音乐对培养乐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听觉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促进和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视唱的训练,视唱是视唱练耳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听觉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是独立的。通过科学有效的、专业化的视唱训练,能很好的促进和发展听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1、注重节奏感的培养。节奏相对来说比视唱要好掌握。平时要多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掌握音乐常用的节奏型,使学生能够按照节拍准确分辨出各种节奏型。

2、从唱准单音过渡到旋律。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会听,而且要会唱。唱和听缺一不可。可先唱准音阶,然后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模进的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中更好的把握每个音的音准。其次让学生通过听辩单音,对音高、音准进行识记和巩固练习,把所听的旋律记下来进行视唱,这样听唱兼顾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音准的掌握。

3、从体态的律动方面着手。学生的特点是好动,遇到较难的节

奏,先进行体态律动的训练再过渡到演唱,这样迎合了学生的特点,他们会立即感到容易并很快能贴切地表达出来。那些乐感较差的学生,只要正确引导他们借助于自身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可以有效的提高对音乐的感知。

唱好视唱,必须要养成从识谱开始就把各方面做到位的好习惯。首先要有音准、节奏、发音的听辨能力,做到精确和完美,产生错误后做到及时纠正。其次,对于所唱的旋律要有乐句的整体感,要明白旋律中的音不是孤立的,音与音之间是有联系的。总之,视唱练耳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问,要很好的掌握它,必须经过不断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训练。

二、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而形成音乐旋律,并通过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人与音乐的最初接触就是听觉。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审美标准和分辨优劣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用心的体会,发展与建立内心听觉。并且大量的去聆听各类音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反复聆听,音乐素质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产生良好的内心听觉。但在没有很好的分辩能力时,应尽量多接触比较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聆听的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另外,听记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比如现代流行的音乐,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益处,起到培养乐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