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技术原理与经验分享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3:49: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TLC(硅胶板薄层色谱)被广泛的称为“化学家的眼睛”,当“眼睛”看不清楚的时候,才会借助放大镜或者近视镜(HPLC,GC等等)。熟练准确快速的使用TLC技术对提高化学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

新药研发合成部分,在平时工作中,很多时候是靠TLC进行快速检测,如果仅靠紫外灯这种手段,会忽略掉很多有用的信息,导致重复劳动,或者武断放弃一种合成思路。一下为常用显色原理,均为个人理解整理,进攻参考。

TLC展开剂的显色原理介绍与讨论

一、显色原理

硫酸乙醇溶液

喷洒10%硫酸乙醇溶液而显色,是利用硫酸的碳化效果。

一般用来薄层层析分离的都是有机化合物,展开,溶媒挥发干以后,有机物就留在板上。浓硫酸理论上可以对任何有机物碳化。喷洒10%硫酸乙醇溶液,待烘干之 后并继续加热,有机物就因为碳化而现实偏黑色。乙醇挥发很快,留下硫酸使得有机物脱水,看到的颜色可能是褐色、灰色、偏蓝色,所以我前面写了偏黑色,实际 可能要淡一点的,有些扩散的样子。任何有机物都用可以用10%硫酸乙醇溶液。 溴甲酚绿(pKa≤5.0,与pH区别)

方法一:溴甲酚绿指示液:取溴甲酚绿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2.8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 pH3.6~5.2(黄→蓝)

方法二:溴甲酚绿指示液(1 g/L) :称取0.1 g溴甲酚绿,溶于乙醇(95%),用乙醇(95%)稀释至100 mL。

The acid dissociation constant (pKa) of this reaction is 4.8

2,4-二硝基苯肼

碘为广谱可逆显色试剂,尤其对具有不饱和键,共轭体系(芳烃),含有孤电子对的杂原子官能团(羟基、氨基、巯基等等)有明显效果。

原理解释(仅供参考)为碘吸附作用,放置一段时间解吸附消失。可以理解为碘的较高极化性,是的带形式正电荷的碘正离子生成,对具有孤电子对、可极化的π电子产生亲电性吸附作用。

茚三酮

对α-氨基酸的显色机理:

对氨基(伯胺和仲胺)的显色机理:

三氯化铁

络合物为紫色化合物

高锰酸钾:含还原性基团化合物,比如羟基,氨基,醛。配制方法 :1.5g KMnO4 + 10g K2CO3 + 1.25mL 10% NaOH + 200mL 水. 使用期3个月 。

钼酸铈:广谱。配制方法:235 mL 水 + 12 g 钼酸氨 + 0.5 g 钼酸铈氨 + 15 mL 浓硫酸 茴香醛(对甲氧基苯甲醛)1:广谱。配制方法 :135 乙醇 + 5 mL 浓硫酸 + 1.5 mL of 冰醋酸 + 3.7 mL 茴香醛,剧烈搅拌,使混合均匀.

茴香醛(对甲氧基苯甲醛)2 :萜烯,桉树脑(cineoles), withanolides, 出油柑碱(acronycine) 。配制方法:茴香醛:HClO4:丙酮:水 (1:10:20:80)

磷钼酸(PMA):广谱。配制方法:10 g of 磷钼酸+100 mL 乙醇

香草醛(香兰素):广谱。配制方法:15g 香草醛 + 250mL 乙醇 +2.5mL 浓硫酸

二、展开剂选择以及点板经验分享

TLC技术的掌握有需要具备的三个因素:基本化学理论,展开剂选择,显色剂选择。

点板的基本要求:

进程跟踪:斑点为小米粒大小,不同斑点区分度较好,基本无交叉,比移值建议范围: 0.2~0.8

纯度观察:斑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重一些,以观察杂质是否存在

1、基本化学理论,是对待检测结构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比如化合物极性、是否存在共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