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课后反思 (新版)冀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01: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藻类植物》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设计的,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整个过程尽可能“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头脑去思考”,意在创设一种民主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去学习,探究 . 一、成功之举

本节课在原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提供优美的音乐和精美的图片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进入新课程的学习。选取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的比较完整的长达3、4米长的海带实物标本,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设计了探究记录单,通过学生自选探究题目、记录探究内容、提出新疑问、自主汇报交流等环节,使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精神倍增,使其在探究中不断思考、讨论、动手、合作,培养了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进而使学生爱学、乐学。利用资料的处理和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利用关注社会环节,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教师的问题引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科学性。而学生在探究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观察、思考而产生新的疑问,无疑给本节课增色不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师也是一个极大的触动。列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也是智慧的火花:

1、海带为什么要有褐藻胶? 2、海带各部分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3、海带的固着器那么小,怎么能把海带固定在海底呢?

二、败笔之处

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汇报交流的时候,应该对6个小组的探究题有个了解和调整,使六个小组的探究题目尽可能在保证多样化的同时又具有可比性,这样不仅使探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又保证了汇报交流的时间。

总之,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建构。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