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二轮 知识点分类精编(真题+模拟题+综合演练题)专题十六 硫及其化合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21:50: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十六 硫及其化合物

高考试题

考点一 硫及其氧化物 环境污染与保护

1.(2013年四川理综,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解析:二氧化硫有毒,工业上常用于漂白纸浆、丝、麻等材料或产品,不能用于食品增白,A错误;葡萄糖可转化合成葡萄糖酸钙,B正确;聚乙烯塑料无毒无害,可用作食品包装,C正确;次氯酸钠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的次氯酸,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D正确。 答案:A

2.(2013年上海化学,7,3分)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X SO2 Cl2 NH3 SO2 Y H2S CO2 CO2 Cl2 解析: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只发生反应:SO2+H2OH2SO3,不会产生沉淀,此时若再通入H2S则发生反应:2H2S+H2SO33H2O+3S↓;若通入Cl2,则发生反应:H2SO3+Cl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故A、D项X、Y满足题意。将NH3通入BaCl2溶液中只发生反应NH3+H2ONH3·H2O,无沉淀生成,若再通入CO2,则:CO2+2NH3·H2O(NH4)2CO3+H2O,(NH4)2CO3+BaCl2BaCO3↓+2NH4Cl,故C项X、Y满足题意。 答案:B

3.(2012年广东理综,12,4分)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陈述Ⅰ SO2有漂白性 SiO2有导电性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Fe有氧化性 3+陈述Ⅱ SO2可使溴水褪色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解析:A.漂白是指有机质颜色褪去,SO2使溴水褪色,是利用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B.SiO2不具有导电性,但用SiO2所制成的玻璃纤维对光具有全反射性,常用于光纤通讯。C.浓H2SO4

3+

干燥H2、CO是利用其具有吸水性,不是利用浓H2SO4的强氧化性。D.Fe具有强氧化性,可以

3+2+2+

发生反应:2Fe+Cu2Fe+Cu,所以D正确。 答案:D

4.(2012年海南化学,6,2分)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O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1

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

+2?B.该溶液中H浓度是SO3浓度的2倍

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气体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解析:题述反应是可逆反应,题述的几种物质一定同时存在,A正确;溶液中还有水的电离

+-+-?2?H2OH+OH,依据电荷守恒c(H)=c(OH)+c(HSO3)+2c(SO3),可知B错误;氧化性酸如硝酸、次氯酸加入该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生成SO2,C错误;向上述溶液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无NaHSO3。D错误。 答案:A

5.(2010年北京理综,9,6分)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解析:上下移动铜丝可改变与浓H2SO4接触的铜丝的量,进而控制生成SO2的量,A正确;SO2的检验用品红溶液,B正确;过量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C正确;由于浓硫酸过量,而浓H2SO4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要确认CuSO4生成,应取①中溶液少许倒入水中并搅拌,并观察颜色,D错误。 答案:D

6.(2010年海南化学,1,2分)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氟氯代烃 C.二氧化碳 D.甲烷

解析:二氧化硫可形成酸雨,氟氯代烃破坏臭氧层,二氧化碳、甲烷是温室气体,所以只有A项符合。能形成酸雨的物质还有氮的氧化物,NO、NO2等。 答案:A

7.(2011年江苏化学,16,12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

是 、 。

2

(3)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 (写化学式)。

解析: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反应有:4FeS2+11O22Fe2O3+8SO2,Fe2O3用盐酸溶

2+

解:Fe2O3+6HCl2FeCl3+3H2O,若硫铁矿未完全燃烧转化为Fe2O3,则此时滤液中含有Fe,用

2+2+-3+

Cl2将Fe氧化:Cl2+2Fe2Cl+2Fe;将FeCl3溶液蒸发结晶时,保证酸性环境,防止FeCl3水解。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含有Cl2、HCl,可用碱液吸收。 答案:(1)

c2?SO3?c?O2??c2?SO2? SO2+NaOH

3+

NaHSO3

(2)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抑制Fe水解

2+-3+

(3)Cl2+2Fe2Cl+2Fe Cl2、HCl

8.(2011年北京理综,27,15分)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现象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C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 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

是 ;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

是 。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 乙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