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吃西瓜》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5:35: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新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P75-76)。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是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涂、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析: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关键:突破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若干张、水彩笔等。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白纸一张),同学们,谁能用这张白纸表示8分之1,8分之2……学生自主完成,请一个同学展示,并说出分数的意义,8分之2里有几个8分之1?同学们太棒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熊妈妈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大熊和小熊是一对好兄弟,他俩既活泼又可爱,又乖巧懂事,经常帮妈妈做事情,一天两个好孩子又在帮妈妈打扫卫生了,不一会儿就累的满头大汗,熊妈妈说:“孩子们歇会儿吧,妈妈给你们切西瓜。”我们一起来看看切西瓜的过程吧,如果把这个圆看成一个西瓜,熊妈妈把这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兄弟俩高兴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小熊就吃了其中的2块,大熊吃了其中3块,那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课件:一个西瓜被分成了8块,小熊吃了两块,从圆中分出两个西瓜到小熊的头像,再分出三个西瓜到大熊的头像上。

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分数的?

(2/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就用2/8来表示)最好不说“取”

(3/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三份,就用3/8来表示) 那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1/8) 那2/8里面有几个1/8呢?

那根据刚才的画面内容,你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剩下的西瓜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大熊和小熊谁吃的多?多多少?)

咱们同学真会提问题,这节课咱们就先来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PPT,板书课题:吃西瓜)

2.解决同分母分数加法:

先来看看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PPT展示)你会列算式吗?

(2/8+3/8,板书)

为什么要用加法呢?(是要把大熊吃的和小熊吃的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请你观察这两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加数的分母都是8)

对,我们就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板书)今天咱们就先来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那你能试着说说这个算式等于多少吗?

那看来大家的意见都等于5/8,那这个结果究竟对不对呢?我们想个办法,你能用图形来说明2/8加3/8到底等于多少呢?老师给同桌两人提供了一张被平均分成8份的纸片,同桌进行角色分工,一个当小熊,一个当大熊,用斜线涂一涂被你吃掉的那一部分,涂完后,根据你们涂的这张纸片和你的同桌说说2/8+3/8到底等于多少。开始吧。

完成的同学马上坐正,那我们刚才通过验证,你是不是认为2/8+3/8等于5/8?

谁愿意拿着你的作品到前面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你们是怎么得到5/8的呢?你能给大家数数看吗? 那你数的这一份是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呢?(1/8) 那两块呢?(2个1/8)

我们再数数看一共有几个1/8呢?(5个1/8)

那用一句话来总结你们的过程,那就是:2个1/8加3个1/8就是5个1/8就是5/8。

哪一组再拿着你们的作品说说5个1/8是怎么来的? 说的真好,同桌再说说5个1/8是怎么来的?全班一起来说说 课件边展示请学生边叙述过程:

那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的过程(电脑演示)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是小熊吃的2个1/8,3份是大熊吃的3个1/8,合起来就是5个1/8,也就是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