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 个人认为南师讲禅宗最为清晰有力的文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0:00: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怀瑾老师] 个人认为南师讲禅宗最为清晰有力的文章

本人读南师书多年,对于佛法稍具浅见,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是南师讲解禅宗最为清晰有力的,希望与各位师兄分享。另外,南师的视频讲座《南禅七日》也是非常宝贵的,因为相较《习禅录影》等书,《南禅七日》不仅对佛法介绍更加全面,而且南师讲课时的语气、顿挫、音容、笑貌等对佛学义理的深刻准确传达,都是书面文章、录音资料所难以相比的,希望有心的师兄能再仔细共同研学。(下文因本人论坛级别不够,只让发30000字以内帖子,于是将文章开头背景介绍删除,在此说明)

奇遇南师怀公有感随笔--詹阿仁聚会日期时刻己到,众方落坐,余以发起人身分,一一介绍在座诸人,然后开始座谈。余开场,曰:\各位大德居土能于百忙中,拨驾莅临,参加宗教文化交流盛会,相互观摩,不胜铭感之至。\随即依序各抒高见,提出问题。无论或释、或道、或儒、各宗各派连续开口,谈论之声此起彼落,词锋之锐如箭之发,声声不绝于耳,恰似十面大军,相互围攻之,洋洋大观,壮哉雅矣。 各宗各派竞显法宝,舌灿花开,听者全神灌注,若寒潭之止水,真开三台未有之先河。时南师一袭布衣,风度儒雅,时以慈颜微笑,频频点首:巍巍然常在楞严大定三昧之中,心光

普照,一耳洞闻十方而不遗落一题,了然于胸。少顷,发问声稍息,南师立即随机应化,逐条予以答复,恰如三国时代,孔明于东吴,面对各方名士,舌战群儒,个个被其说得心悦诚服。是以俊机应付,滔滔若大川之流水,法音酬唱,媚妮如圆器之倾珠,万机挠而不乱,从容不迫而自在,清浊混而常分,事理井然而不紊,辩才无碍,舌烁莲花,句句引归一乘之旨,言言显示不二之门。毗耶胜会,严然未散,诚古维摩之再世于人间也。

斯时在场听法者,息虽出入而不觉,身犹在而忘形,眼光炯炯如猫捕鼠,不敢扬眉瞬目,眼耳互用集于一精明,独以耳根最利之器,倾注于南师所说法音,声尘音海中,一念无二念,万法归于一,即定住声境,入一境之定矣。其中更有妙者,同食而不同饱,“闻而不闻,不闻而闻\,所以者何?上句:\闻\之一字,即闻所闻,南师法音生灭大小声尘,惺惺历历而不昏,一声都不遗,即不闻而闻,寂而照妙用之慧也。下句:\不闻\两字者,乃闻而离闻,于所闻当处同时也闻,能闻之闻性,湛湛寂寂而不散、一声也不取、即闻闻而不闻、照而寂妙体之定也。以上所举\闻而不闻、不闻而闻\之所以然矣。

换言之,闻而不闻、即声即空、知而无念也。不闻而闻、即空即声、无念而知也。众生迷于所闻之声尘,不能即声即空者何耶?乃随所闻声尘当处,起意识分别,念念不息,

选择觅取美境而舍丑境,取舍情生即背觉合尘,被物所转矣。故曰:\众生倒于是\。而诸圣所悟,亦悟于耳根所闻声尘处,而能即色即空者,因于所闻处不生意识分别,了了无念,于美丑境,不起取舍之心,即背尘合觉,不被物转,而能转物,则同如来矣。故曰:诸圣起于是\。是以迷悟不离六根门头,所触六尘日用处,若将六根门头于所触六尘处,不起意识分别知而无念,回光反照,唯照能闻湛然不动之闻性,即声即空,不离所闻当处,湛然脱粘而解脱矣。否则于所闻声尘处,起识分别,拟欲觅取湛然不动能闻之闻性者,则知其不可得见也。故永嘉禅师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矣。(此观音耳根圆通法门)

上述引发余兴,信手拈来,再叙三身、体、相、用。夫能闻不变之体,不碍所闻生灭世间诸相,但诸相非相,即色即空,随流认得妙,所闻不碍能闻,还复本俱能闻寂灭之实相,即法身之体也。斯体近俱根身远骇万法,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即圆满报身之相耳。而诸相生灭不息,新陈代谢,比如身外之日月运行,昼来夜去,风云雷雨,器界众缘所聚,变化应用产生,不同形形色色等等。或是我人内之六根身心,眼能见、耳能闻、鼻能嗅、舌能尝、口能语、身能触、手足运行打水搬柴、意能虑、善能分别一切法,指挥前五识,配合互为工作,成就世间唯识所造一切相,皆是化身之妙用也。斯皆上举,法、报、化三身而俱体、相、用,均不离一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