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6:1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1 示意画出下列各对竞聚率的共聚物组成曲线,并说明其特征。f1=0.5时,低转化率阶段的F2约多少?
情况 r1 r2 1 0.1 0.1 2 0.1 1 3 0.1 10 4 0.5 0.5 5 0.2 0.2 6 0.8 0.8 7 0.2 0.8 8 0.2 5 9 0.2 10 解 当
f1=0.5时,f1=1-f2=0.5,即f1=f2
∴原式可简化为F1=(r1+1)/(r1+2+r2)由此式可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F1,再由1-F1算得F2
情况 F2 1 0.50 2 0.65 3 0.91 4 0.50 5 0.50 6 0.50 7 0.60 8 0.83 9 0.90 计算值
与图中所查得的值相吻合。
1.0(7) 0.2, 0.8有恒比点f1=0.2(1) 0.1, 0.1(5) 0.2, 0.2(4) 0.5, 0.5(6) 0.8, 0.80.80.6F10.4(2) 0.1, 1无恒比点(8) 0.2, 5(9) 0.2, 10(3) 0.1, 100.20.00.00.20.4f1
0.60.81.0
1
2 苯乙烯(M1)和丁二烯(M2)在5℃下进行自由基乳液共聚时,其 r1=0.64,r2=1.38,已知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均聚链增长速率常数分别为49和25.1L/(mol·s),求 (1)计算共聚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2)比较两种单体和两种链自由基的反应活性的大小; (3)作出此共聚反应的F1~f1曲线;
(4)要制备组成均一的共聚物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解:(1)k12=k11/r1 = 49/0.64=76.56 L/(C.s),k21=k22/r2 =25.1/1.38=18.19L/(mol.s)
(2) 1/ r1为丁二烯单体的相对活性、1/r2为苯乙烯单体的相对活性。1/ r1=1.56>1/
r2=0.725说明丁二烯单体活性较苯乙烯单体活性大,又因为k12>k22说明丁二烯自由基活性较苯乙烯自由基活性小。
(3) 两种单体共聚属无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共聚物组成方程为
F1=( r1f12+f1f2)/(r1f12+2f1f2+r2f22), 代入r1和r2值,作图如下
(4)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
二烯单体,以保证原配比基本保持恒定。
2
3.已知苯乙烯(M1)和1-氯1,3-丁二烯(M2)的共聚物中碳和氢的重量百分比为如下:
f1 C% H% 0.892 81.80 10.88 0.649 71.34 20.14 0.324 64.59 27.92 0.153 58.69 34.79 求共聚物中苯乙烯的单元的相应含量F1.
解:设共聚物的组成为
[CH2CH]m[ CH-CH=CH-CH2 ]nC6H5Cl
则m个苯乙烯链节内含8m个碳原子, n个氯丁二烯链节内含4n个碳原子和n个氯原子,故
C%?(8m?4n)12104m?88.5n (104, 88.5分别为苯乙烯和氯丁二烯链节的分子量)
35.5nH%?104m?88.5n将已知C%和H%代入上二式中,即可求得m和n。 则由F1=m/(m+n)可求得共聚物组成,结果见下表:
f1 F1 4.若苯乙烯和丙烯腈在60℃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1小时后取出,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共聚物的含氮量,数据如下。试定性描述用简易法求竞聚率(r1,r2)的方法步骤。
配料比
单体1(苯乙烯) 单体2(丙烯腈) N%(重量) ① m1(克) n1(克) A1 ② m2(克) n2(克) A2 ③ m3(克) n3(克) A3 M1'为苯乙烯链节分子量,M2'为丙烯腈链节分子量。 解:设R=[M1]/[M2],ρ=d[M1]/d[M2]
0.892 0.695 0.649 0.448 0.324 0.262 0.153 0.1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