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5 6:4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一章 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 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称
之为 ,又称为 。
2. 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 、 和 诸因素。 3.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 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4. 唤醒有三种表现,即 、 和 。 5.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
它为 以及 提供能量。
6. 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 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
刺激的 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7.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
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 。 8. 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 的差
异,属于个性心理的 部分。
9. 状态焦虑是一种在 上有变化、随 而波动的短暂
情绪反应。
10. 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是 与 的乘积。 11. Oxendine认为,高水平的唤醒可促进 的运动技能活
动,但会干扰 的活动。
12. 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 。 13.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 、 和
三个方面。
14.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和 。 15. 与升高状态焦虑水平有关的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有
和 。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Martens认为可以将 的工作强度比作人的唤醒水平。( ) A. 探照灯 B. 发动机 C. 电脑 D. 变压器
2. 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
宜的唤醒水平就 。( )
A. 比较高 B. 非常高 C. 比较低 D. 非常低
3. 刺激的数量多、持续时间短、强度小的情况下,运动技能在 的唤醒水平下容易获得好的运动表现。( )
A. 相对高 B. 非常低 C. 相对低 D. 非常高
4. 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 的唤
醒水平下能够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
A. 较高 B. 很高 C. 很低 D. 较低 5.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呈 关系。( )
A. 倒U形 B. 线性 C. 波浪形 D. U形
6.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当认知焦虑增加时,运动表现水平相应降低,两者呈 关系。( )
A. 倒U形 B. 线性 C. 波浪形 D. U形
7.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积极的成功期望可以带来自信心的增强,可以提高运动
表现水平,两者呈 关系。( )
A. 倒U形 B. 线性 C. 波浪形 D. U形
8. 的个体,在相对较高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表现。( )
A.高特质焦虑、外向 B.高特质焦虑、内向 C.低特质焦虑、外向 D.低特质焦虑、内向
9. 的个体,在相对较低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表现。 ( )
A. 高特质焦虑、外向 B.高特质焦虑、内向 C.低特质焦虑、外向 D.低特质焦虑、内向
10. 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念
称之为 。( )
A. 认知状态焦虑 B.躯体状态焦虑 C.心理准备状态 D. 状态自信心 三、多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影响运动技能复杂程度的知觉因素是 。( ) A. 刺激的数量 B. 决断的数量 C. 刺激的强度 D. 技能的精细程度 2. 影响运动技能复杂程度的操作因素是 。( )
A. 决断的备选范围 B. 精确性和稳定性 C. 刺激的持续时间 D. 协调运动的成分
3. 过高唤醒水平或焦虑状态的症状有 。( ) A. 消极的自我暗示 B. 全身发热 C. 注意不能集中 D. 尿频 4. 应激与多种情绪相结合而形成复合情绪,在应激产生的同时附加 可发生焦虑性紧张。( )
A. 恐惧 B. 厌恶 C. 敌意 D. 失望 5. 应激与多种情绪相结合而形成复合情绪,在应激产生的同时附加 可表现为抑郁性紧张。( )
A. 恐惧 B. 厌恶 C. 敌意 D. 失望
四、匹配题(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条相连)
下面是一些评定焦虑的常用方法,请将方法与内容用直线连接。
方法 内容
自主神经系统评定法 脑电图 多维量表测定法 心率 生物化学评定法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单维量表测定法 肾上腺素
中枢神经系统评定法 竞赛状态焦虑量表—2
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
在题后括号内)
1. 导致应激的刺激物通常不能直接地引起紧张,因为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介因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2. 每个人的唤醒水平总在从中等兴奋到高度兴奋这条连续线上变化。( ) 3. 无论是令人高兴的还是痛苦的刺激,都可能在唤醒水平上出现相似的变化。
( )
4. 特质焦虑是指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 5. 由于只有体验到焦虑状态的本人才能直接描述焦虑的特点和强度,因此,
一般只能采用间接的方式来评估焦虑状态。( )
6. 状态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
( )
7. 根据倒U形假说的观点,射击运动在低唤醒条件下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 )
8、倒U形假说认为,过高的唤醒水平将导致运动表现的恶化或成绩的下降。( )
9. 驱力理论认为,中等唤醒水平最有利于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 10. 根据倒U形假说的观点,拳击运动在高唤醒条件下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 )
六、简答题
1. 什么是唤醒及其主要表现?
2. 什么是焦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3. 什么是倒U形假设?
4. 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对唤醒水平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七、论述题
1. 什么是应激?结合体育运动应该如何理解应激的概念? 2. 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