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2 14:0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说的主题与标题
微点突破一 概括主题内涵
概括主题就是通过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人物、环境的分析,透过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把握小说反映的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设问方式
1.(2016·全国卷Ⅰ)“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2014·浙江高考)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3.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或理由。 4.读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这篇文章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请联系文本,谈谈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解题思路
多角度概括小说主题
1.从小说题目角度看主题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四种:(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有些小说的题目就是对小说主题的概括,或是一语双关,或是画龙点睛。
2.从小说的情节角度看主题
小说的主题思想常常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内容。分析情节,要善于梳理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因果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情节包孕的主题思想。
3.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
小说的主题思想还常常在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表现出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涵,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投射出特定的历史文化的背景。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洞察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进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4.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
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人物的行动与命运提供生动的舞台,为展示人物的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提供典型的环境;同时,环境描写也从侧面暗示了主题的指向。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探寻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对情节发展的作用,从而破译小说的主题意蕴。
5.从小说的构思角度看主题
小说作品独特而精巧的构思,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必然的关联。通过分析小说的构思手法,诸如对比、反差、反讽、抑扬、象征、虚实、悬念、意外、巧合等手法运用及其意图,可以归纳出小说的主题。
6.从小说叙述者角度看主题
1
小说叙述者的语调、视角和情感倾向,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人称、议论性语句,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材演示
速读小说《祝福》,完成问题。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考查理解小说的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抓人物形象(祥林嫂是主题性人物)和作者的倾向,先从小说中找出涉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理解归纳。
答案 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中控诉。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本文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并深刻有力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同时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这一现状的无动于衷而不知所措。
即学即练
(2018·唐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船过青浪滩 刘舰平
“哇、哇”的怪叫声震耳欲聋,无数头浑身墨黑的河鸦,遮天蔽日地在桅顶上盘旋。“鸬鹚”捧起饭团朝天上撒去,一面连声祈祷,“求大将军保佑二佬无事平安……”我望见河鸦俯冲下来,猛如雨点般的鸦嘴便将斋饭啄食得颗粒不剩。
滩姐火了:“蠢鸬鹚!活人不敬敬鬼魂!” “鸬鹚”叹了一声,赶开了河鸦。 “姑娘,坐稳哪!船标滩了!” 我躬腰进了船篷,抱起婴儿二佬。
船像箭一样,两岸怪石一晃而过,令人头晕目眩。礁石离水面只有半尺,像狼牙,像鬼斧。滩姐稳如铁塔一般立于船头,裤脚卷齐膝盖,赤露着一双古铜柱似的脚杆,大浪扑上来,在她脚杆上撞成飞沫。
“啊!妈呀!”
我失声惊叫起来!船头刚躲开一块狰狞的礁石,一团黑魆魆的巨大魔影,张牙舞爪地扑来……
“鸬鹚!稳篙!”
滩姐大吼一声,甩过船篙,直插巨石,“当”地一声,船身抖动几下,迅即减慢了速度。再一看滩姐,手里的船篙变成了一把大弓!篙尖抵在石缝里,下截撬住船头,她自己将身子缩成一尊秤砣,死死地压住篙尾任弯弓似的船篙左右摇摆。嚣张的滩水遇到了羁绊,一个恶浪接一个恶浪地扑打着船舷,好像要把船只撕烂、咬碎。
“鸬鹚!莫松篙呀!”
滩姐咬牙切齿地迸出这几个字来,脸膛紫得像茄子,眼睛红得像火球!船身在颤栗中僵持着。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只要滩姐有一丝懦弱,“吞船浪”便会瞬间将我们卷入阎罗殿!
招佬奔上船头,小小的身躯也帮着母亲去压船篙…… “走开!”滩姐吼道。
2
“不!”想不到招佬竟敢那么大声地顶撞!
船篙一闪一闪的,巨大的弹力不时将母女俩的身子掂起来,但船篙又被母女俩拚死命地压下去……
“招佬,快走开呀!” 滩姐几乎是癫狂了一般嘶喊着。 “不嘛!”
招佬两脚往船篙上一夹,两手箍紧了船篙,索性将整个身子缠在上面了! 我忘了手中还抱有婴儿,也急步扑了过去……
没等我挨拢船篙,就被滩姐飞起一脚,踹倒在船板上。与此同时,只听“呼”地一声风响,船篙从滩姐的身子下弹起来,一个黑影,随着船篙一齐飞向阴森森的石壁。
“哇!招佬!——”
我眼前一黑,脑壳里“嗡”地一声,仿佛天崩地裂,什么也不知道了……
……似乎整个宇宙都是呼唤“招佬”的声音。我从冥冥之中慢慢苏醒,真不敢相信:天还在!太阳还在!……唔,这是谁呀?黑黑的脸,一双失神的眼睛那么直愣愣地盯着我……
“姑娘,你……没有事吧?” 我坐起来:“招佬,招佬呢?!”
滩姐急忙背转脸去,肩头不停地抽搐着。怀里的二佬“哇”地哭起来,她回过头,将奶子重新塞进乳儿的嘴里。乳房上,也伤痕累累,二佬吸吮到的,一半是奶,一半是血……
我往船头看去,招佬静静地睡在船板上。“鸬鹚”屈膝跪在她的枕头边,默默地滴着眼泪……
“哇!哇!”河鸦又飞来,且越飞越低,漆黑的翅膀快撩着了我们的头发。“鸬鹚”“嗷”地一声站起来,操起船篙,朝满天的河鸦一阵猛打!
“要你们保佑!要你们保佑!嗷!……”
“神兵们”一声接一声地惨叫,纷纷坠入滩水里。活下来的,拽着长长的怪腔,仓惶逃散。滩姐无言地走过来,脱下一件白内衣,小心轻缓地将女儿裹好,放进船篷里。她拿起船篙,硬着喉咙说:“她爹,开船吧!”
滩姐狠撑了两篙,就将船头退出了石罅……
青浪滩最险的地段已过,浪头像精疲力竭的野兽,低低地呜咽着。 我坐在船篷里,心如刀割地饮泣着,负罪的心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姑娘,出来晒晒太阳吧!”是滩姐的声音。
“唔。”昏昏沉沉地出了船篷,站在她的身后。头顶上的太阳明晃晃的,我却感受不到它的温暖。
“你看,那块岩石上的叮叮雀儿,叫得多好听呀!”
滩姐指着水面礁石上的一对蓝羽绿嘴的小鸟,但并没有回头来看我。
(节编自刘舰平《船过青浪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写“鸬鹚”喂河鸦的场景,不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鸬鹚”这个人物信奉迷信的思想观念,与滩姐构成鲜明对照。
B.滩姐虽然是个女性形象,但是从作者的笔墨中我们丝毫感受不到她的柔弱,表现在
3
面对险滩恶浪时,她非常勇敢、无畏、坚强。
C.小说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现人物。“滩姐急忙背转脸去,肩头不停地抽搐着”,只这一句,就充分体现了滩姐失去招佬的巨大痛苦。
D.小说生动地描述了“船过青浪滩”的惊险过程,读来惊心动魄,而且故事还带有象征性,隐含耐人寻味的人生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答案 B
解析 “表现在面对险滩恶浪时”有误,滩姐的“坚强”,应是表现在招佬死后,依然拿起船篙,坚持行船。
2.小说中安排了“我”这个人物,主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使内容更加紧凑、集中。②“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加故事的真实性。③借“我”的反应,侧面表现青浪滩的凶险。船过青浪滩时,“我”“头晕目眩”“失声惊叫”。④“我”推动情节发展。因“我”去压船篙,最终导致意外发生。
解析 分析人物的作用需要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①从结构上看,“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我”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串起了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内容更加紧凑、集中;②从叙述的视角来看,“我”是故事的见证者,使故事和人物显得真实可信;③从内容来看,借“我”的反应,侧面表现青浪滩的凶险;④从情节来看,“我”推动情节发展。
★3.小说写“船过青浪滩”的故事,表现出哪些深刻意蕴?请简要说明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船过险滩,恶浪退去,象征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要勇敢应对人生险阻。②“鸬鹚”求神保佑,没能阻止厄运,说明命运应掌握在人自己手中,相信虚妄的神是愚蠢的。③过滩时招佬意外遇难,但滩姐依然拿篙行船,表明人生总会遭遇意外苦难,但仍应坚忍前行。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小说生动地描述了“船过青浪滩”的惊险过程。答题时,应从开篇的“鸬鹚”“活人不敬敬鬼魂”到惊险过程的描写,再到招佬意外遇难,滩姐依然拿篙行船,及结尾处“姑娘,出来晒晒太阳吧”等处进行探讨概括,探究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启迪。
微点突破二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两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型,二是分析标题作用型。无论哪一种,均需关注两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设问方式
1.(2017·浙江高考)“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2.(2016·全国卷Ⅰ)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2014·浙江高考)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