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碱的变质-【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16: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八 碱的变质

重点突破 碱的变质

1.猜想溶质:在了解变质原理的前提下,从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三方面入手。 2.实验设计

(1)氢氧化钠的变质

①变质原因:2NaOH+CO2====Na2CO3+H2O。

②探究过程: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方法1:取样,溶解,加入稀盐酸 检验是否变质 方法2:取样,溶解,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方法3:取样,溶解,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①取样,溶解,加入过量氯化检验是否完全变质 钙(或氯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去碳酸钠)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②过滤,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2) 氢氧化钙的变质

①变质原因:Ca(OH)2+CO2====CaCO3↓+H2O。 ②探究过程: 实验目的 检验是否变质 实验步骤 取样,溶解,加入稀盐酸 实验现象 结论和目的 氢氧化钙已变质 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溶液不变色 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溶液变红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目的 氢氧化钠已变质 [方法1:取样,溶解,过滤, 检验是否完全变质 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无现象 方法2:取样,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3) 氧化钙的变质

①变质原因: , 。 ②探究过程: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过程。

基础练

1.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Ⅰ固体的成分分析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②CaCl2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 ③CaCl2+Na2CO3═CaCO3↓+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④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同学 实验操作

小红

小美

小伍 加入过量稀硫酸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 . (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实验现象是 . 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 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 ;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实验结论】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评价】①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 保存.

②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从哪些视角可以证明 CO2 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一:从生成物的视角;猜想二:从 的视角;猜想三:从能量变 化的视角……

【实验探究 1】第一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 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

B.滴加 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①该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一致认为 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