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附答案)精简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14:50: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D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校的监管中由学生自主探索进行 20. 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结果是(ABCD)。229 A第一层次是资源共享,既使社会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社会教育使用

B第二层次将是相互融合,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融合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共同为国民素质的终身发展服务

C第三层次是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力求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 D第四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是92 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是p211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p71 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166

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是

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p163

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是112

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否p240

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P102是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是p37

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否p165 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p158 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是 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否

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p192

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否p206 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67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否p22 20.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是p6 2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否p28

2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p6 23.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p78

2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p121

25.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否34 26.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是4

27.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p87 28.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p212

2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72 30.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87 (A) 语言和学习(B) 思考与学习(C) 思维和语言(D) 思维和学习

2.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15 (A) 交换 (B) 共享 (C) 咨询 (D) 解答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217 (A) 科学观 (B) 学生观 (C) 人生观 (D) 世界观

4.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 和实践能力。98

(A)素质教育 (B)科学教育 (C)培训教育 (D)应试教育 5.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35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6.“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60

(A)异化教育 (B)本源教育 (C)本真教育 (D)复归教育

7.素质教育如果丧失了(),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素质教育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236 (A)专一性 (B) 多样性 (C)统一性 (D)独特性

8. 在知识深刻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是影响该进程的关键之一,也是制约对知识深刻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A)科学思维 (B)科学知识 (C)科学文化 (D)科学教育

9.()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203 (A)活动课程 (B)教学课程 (C)教育课程 (D)学科课程 10.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根本法则 (B)基本路径 (C)重要经历 (D)唯一方法

11.()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文化素养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素质教育 (D)思想道德教育

1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 13.()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思维 (B)思想 (C)学习 (D)创新

14.()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92 (A)个性教育 (B)社会教育 (C)素质教育 (D)学校教育

15.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115 (A)教案 (B)经验 (C)成果 (D)内容

16.()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心设计教学。191

(A)个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单一教学 (D)针对性教学

17.()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26 (A) 思想道德品质 (B) 历史思维 (C) 社会风气 (D) 思想道德素质

18.()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A) 生产力发展 (B) 经济建设 (C) 社会主义建设 (D) 物质文化建设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22 (A) 教学经验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质量 (D) 教学方法

20.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

(A) 教育 (B) 课改 (C) 经验 (D) 方法

21. 适当精简教育内容,主要是精简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教育内容。这首先是一个()问题。116 (A) 教育成果 (B) 教育观念 (C) 教育方法 (D) 教育经验

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 (A) 历史底蕴 (B) 文化底蕴 (C) 文化修养 (D) 社会积淀 23. ()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

(A) 教育方式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模式 (D) 教育模式 24.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166 (A) 教学经验 (B) 素质教育 (C) 教育内容 (D)教学方法

25. ()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58 (A) 学生成绩 (B) 素质教育 (C) 升学率 (D) 教育质量 2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27.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72

(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28.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169 (A) 经络通畅 (B) 脉络贯通 (C) 全线贯通 (D) 厚积薄发

29.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47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素质教育 (D) 科学教育

30.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166 (A) 深厚积累 (B) 宏约深美 (C) 厚积薄发 (D) 博纳厚积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163

(A) 让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 (B) 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C)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 师生互相尊重 2.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40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D) 把握变化的思维客体,不断对确立的思维目标、程序和方法、手段等进行自我修正与整合 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200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 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64

(A)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B)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C) 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容易形成模式内化、拒绝内化等偏差 (D)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5.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67

(A) 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 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 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 (D) 以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个体能动力为依据

6.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251

(A) 构建社会主义新课改的核心条件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 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7. 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111

(A) 教育基本原理 (B) 发展理论 (C) 实践经验 (D)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95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态度 (C) 道德素养 (D) 道德潜能 9. 知识内化有很多要求,但()是它的基本条件。

(A) 知识准确 (B) 知识全面 (C) 知识内化 (D) 知识丰富 10.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 (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

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12. 精神素质是()。55

(A) 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尚情操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 (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 13. 素质教育课程是()。125

(A) 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B) 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C) 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 (D) 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 14. 某项教育活动只有具备了()特征,才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67 (A) 以人为本 (B) 面向全体 (C) 关注终身发展 (D) 突出主体精神 15.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A) 必要的教能激发学生个性潜能释放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16.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

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B) 对专业知识在专业岗位实际应用中的研用有得(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D)

17. 科学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41

(A) 文化素质是学习素质的必然反映,是思维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素质的深厚底蕴 (B) 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个体的学习素质、思维素质以及科学素质都很难提高 (C) 科学素质,既是文化、思维素质的重要牵引,又是文化、思维素质本身 (D) 科学文化素质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 1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55

(A)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B) 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 (C)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19.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