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2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过、提问过,答案是多种多样,如:博学多才、幽默风趣、公平公正、和蔼可亲?寒假中有幸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书中告诉我们: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加倍地喜欢老师。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于老师在总结为师之道时,有两点是让我记忆犹新的。

第一,他用中药中的甘草来归纳。甘草的特性是:性温、味甘。温在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首位。温和是好人的首要标志。所谓的温即温和,而且是温中有善。这对老师尤为重要,性温让你在脾气上来的时候,可以懂得控制,学会要冷处理;还让你知道作为老师一定要与学生为善,对孩子的错误一定要原谅。光温还不行,还要懂得调和。要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更要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和心理调和。看到这里,我想起一句话:只要你微笑的对待别人,那么别人一定会回以微笑。要包容他人,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这是怎样的一个特级教师啊!他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能成就今天的成功!这也让我再次想到,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先育人,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优秀的品质和素养,如何成人。更何谈成才?

第二,于老师谈到的关键词是:修养。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读书同时读自己。于老师的阅读面之广是我们无比敬佩的,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传统的方法显的犹为可贵。如果我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翻翻书籍,闻闻书中散发出的墨香,体验不同作家笔下的风格,那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二是以人为镜。也就是以优秀品质的伟人为榜样。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敬佩之人,我们以这些人之豪杰为镜,会让我们更加优秀。三是不断反思。这也是每位老师必须要做到的。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小小教学感悟、与学生之间的趣事等等,不在于多,只在于写。就像于老师让学生写日记一样,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没有事情记都可以, 但是要坚持写。每天读三十页书,朗读其中一项,读书笔记就行,有毛就是鸡,这句话虽然很通俗,但是很实际。

这本书的最后,于老师给我们这些教育行业的小字辈们谆谆教导: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应该要有文化,要成为文化人。他引用陶继新老师的话,文化就是以文化人,经典文化如果内化到我们个体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可以改变我们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是言谈举止。以至于心灵状态。

他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科学求真,艺术求新,艺术的东西没有最好,只用更好。身为教师,让我们与书为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人,这样我们距离学生喜欢的教师就会更近些。

最后,我想说: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就让我们把教育作为事业吧!成功就在脚下,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你我都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