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3:22: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新常态下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的引领和驱动下,我市就业形势呈现出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失业风险有所增加、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相匹配的新特征,“就业新常态”已悄然形成。如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加快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探索一条有利于切实提升就业质量、就业水平的新路径,对于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盘点:问题矛盾凸显,远期红利可期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9.3%、9.5%、9.5%,三个季度GDP增速均低于10%,为近12年来首次。经济增速由10%以上的高速向10%左右的中高速换挡,已成为镇江经济新常态,也表明我市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由此给就业形势造成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人力资源市场活力有所下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04万人,新增就业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同比下降9.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稳控在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3.02%左右。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分析显示,上半年才市整体下滑,供求呈

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橄榄型”,各项指标较去年有较大下滑,进场单位数、提供岗位数、进场求职数分别下降20%、29%和22.4%,其中降幅较大的是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下降17.3%和18.3%。

第二,经济增速逐步下行,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一是供求对接成功率低。上半年,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1.09,较去年同期的1.29有所降低。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部分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问题突出。企业重复进场高达322家次,占到进场单位总数的10.4%。二是高素质技工短缺加剧。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既存在职工失业转业的问题,更存在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近三年技工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超过2∶1。三是就业结构比不够合理。2014年,我市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12.4%、47.3%和40.3%,不难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明显不足。 第三,在深化商事改革催生下,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红利正在释放。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宏观背景下,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成为促进就业的新路径。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和省、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及其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配套政策。据市工商部门统计,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8万户,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新登记企业4166户、注册资本(金)24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36%,分别占新登记市场主体的32.5%、92.6%。企业数量在存量和新增两方面实现“双增长”,既体现了大众创业热情继续高涨,也体现了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增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制企业增

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长强劲,表明“让企业活下来”已取得成效。 二、挑战:新关系,新诉求,新焦点

第一,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呈现新关系。随着经济增长由依靠资源、劳动力向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转变,一方面,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意愿减弱,传统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逐步减少,新增就业岗位存在不确定性。有效就业岗位的减少,势必增加新增劳动者的就业压力,使就业形势日益复杂。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催生新的就业问题。2014年以来,为缓解经济增速下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以增强流动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政策最受关注。但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往往难以真正得益受惠。如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和获取利润的考虑,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无法偿还此前为还贷而转借的高利息民间资本,引发许多中小企业破产,从而造成新的就业问题。

第二,就业创业质量面临新诉求。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创业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目前工商部门虽然开展了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等一系列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极大地激发大众创业热情,但创业企业的生存仍然困难重重,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仍是制约市场主体登记的最大瓶颈,“住改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亟需出台支持政策,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需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化解融资瓶颈,也是当下很多创业企业能否生存下来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进一步深化工商、税务、投融资等相关领域改革,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创业政策体系,构建专业高效的创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