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3:16: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程度的加深,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形成了巨大的待就业群体,毕业生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历史因素影响又有现实条件的制约,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解决大学生就业再就业的建议,对缓解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很大促进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问题 政策 0 引言
十年寒窗苦读,历经了生死般的高考进入大学,享受了四年象牙塔的美好时光,待走出校园面临的是毕业即失业的窘状。自从二十世纪末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人数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相应的毕业生就业率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态势。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据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截至2009年12月24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图一),大学、专门学院1079所,高职高专院校1184所,在校生近3000万。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52.32%,大学专门学院占47.68%,说明我国
在高职高专教育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门性人才结构,而不是单纯的扩招数量。
面对如此庞大的高校和在校生规模,一方面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国民素质相应的有所提高,对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大量的高校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产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状况的产生。
2 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1 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8年美国金融经济危机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由于受危机影响,企业普遍出现裁员潮甚至倒闭潮,尤其是东南沿海的中小企业都大幅缩减招聘员工数量,以便节省人工成本。这对存在巨大就业刚性需求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2 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已经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上得不快,目前只有30%多一点。第三产业投入少,见效快,近几年来得到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体制和政策障碍逐
步得到克服,但其创造的产值增长还不够快,比重提高的幅度还不够大。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第三产业的滞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再就业问题的解决。 3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个人问题
3.1.1 就业的急功近利,过分依赖他人
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而且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过于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大学生缺乏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当要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不能决断,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失去了职业选择的机会。 3.1.2 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