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医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9:09: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E、通过学习他人可影响个体的摄食行为 5.性意识包括( )

A、性认知 B、性需要 C、性情感 D、性动机 E、性意志

6.调节睡眠的中枢有( ) A、前额叶皮质 B、下丘脑视前区

C、下丘脑腹侧的基底前脑区 D、背外侧被盖核 E、桥脑网状结构

7.关于快波睡眠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快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 B、又称为非快眼动睡眠

C、体温仍较低,但脑的温度增加

D、脑电δ波出现频率每30秒时间窗内超过50%

E、生长激素分泌迅速增加,性腺、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降低

8.以下关于梦和睡眠的解释,属于巴甫洛夫的内抑制扩散学说的是( ) A、梦是潜意识中被压抑歪曲的隐藏的愿望

B、梦是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偶尔会出现局部的脑兴奋活动 C、梦是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通过脑桥激活部分皮质的结果 D、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另一种形式的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E、梦主要是在不寻常的时刻发生的思维

9.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生理机制主要包括( ) A、下丘脑的影响 B、雄性激素水平 C、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 D、外在不良环境 E、某些易感基因

10.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 ) A、环境论 B、基因论 C、本能论 D、习得论 E、学习论 (四)填空题

1.快乐论机制是指机体摄取食物不仅是为了消除饥饿,满足体内能量需要,而且是一种 。

2.摄食行为的基本模式包括发展模式、认知模式、 。

3.性情感指人类对性对象、性行为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主要包括 、 、 等。 4.性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一种 ,在组织和促进个体性发展和与性行为相关的神经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5.根据睡眠时的脑电图等的变化以及行为上的不同特征,可将睡眠分为两种类型: 和 。

6. 是执行快速眼动睡眠的基本结构。 (五)问答题

1.请阐述摄食行为的认知模式?

2.请简述性行为的激素调节? 3.请阐述性行为的神经机制? 4.请简述睡眠行为的功能?

5.请阐述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特征? 6.简述心理防御机制对于个体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快乐论机制:指机体摄取食物不仅是为了消除饥饿,满足体内能量需要,而且是一种快感寻求。人类不仅从味觉和嗅觉上追求食物带来的快感,而且讲究从视觉上追求美的享受。

2.性人格:指个体对性以及有关事件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在能力、需要、动机、兴趣、性格、自我意识、行为等方面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3.睡眠周期:指成年人的一个完整的NREM-REM周期大约持续约90分钟,每个周期包含20~30分钟的快波睡眠,60分钟的慢波睡眠,一整夜睡眠中大约要经历4~6个从慢波睡眠到快波睡眠的周期。

4. 自我防御行为:是指对危及自身生命的损伤刺激通过生理反应以避开,对动机受阻产生的挫折、心理冲突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通过应对、心理防御机制,以摆脱心理紧张并取得心理平衡和心身安全感。

5.应激:指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持内稳态稳定的过程。

6.心理防御机制:精神分析学派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二)单选题

1.B 2.D 3.A 4.B 5.A 6.D 7.D 8.A 9.A 10.C

11.D 12.C 13.A 14.B 15.A 16.D 17.B (三)多选题

1.ACE 2.AE 3.ABCE 4.ABC 5.ACE 6.BCDE 7.AC 8.BD 9.ABCDE 10.CD (四)填空题 1.快感寻求 2.心理生理模式

3.性爱、性美感、性道德感 4.类固醇类化学物质 5.慢波睡眠、快波睡眠 6.延髓和脑桥 (五)问答题

1.摄食行为的认知模式认为:摄食行为会受到很多认知因素的影响。①态度会影响摄食行为。如个体认为多吃水果类食物对健康有利,则倾向于选择进食水果。②社会标准也是影响摄食行为的重要因素。③认知控制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个体对自身摄食行为的控制;外部控制包括父母,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的风俗。

2.性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一种类固醇类化学物质,在组织和促进个体性发展和与性行为相关的神经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绝大部分物种中,

主要由性激素对性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下丘脑主要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发挥对性激素的控制作用。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到达脑垂体后可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激素和促卵泡激素。这两种促性腺激素的首次分泌发生在青春期的初始阶段,并在之后的繁殖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3.性行为的整体反应涵盖了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发挥着调控指挥中心的角色,对感觉通道接受的信息中与性相关的部分进行合理选择和筛选并指导其余神经系统进行相应的反应;在外周神经系统中,脑脊髓传入神经携带感觉通道的信息到达中枢,而传出神经则携带大脑相应的指令传至肌肉,自主神经系统则对与性相关的生理反应进行调节。

4.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睡眠有保存能量的作用;睡眠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睡眠有促进身体和大脑生长发育的作用;睡眠可以增强记忆;睡眠是维护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睡眠能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

5.快速眼动睡眠脑电波呈现低波幅,混合频率和非同步性。肌肉张力降低,眼球出现短时内的快速运动。 此阶段脑部活动极度活跃,大部分鲜活奇异的梦境均产生于这个阶段,但梦境并不仅存在于这个阶段,在睡眠的每个阶段中梦均可能发生。

6.答案要点: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够使个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此外,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个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第五章 行为与健康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健康行为;

3.行为动力定型; 4.生活方式; 5.行为咨询。 (二)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健康的标准的是( ) A、有充沛的精力 B、善于休息 C、体重偏轻 D、处事乐观 2.“健康行为是指那些对个体健康起直接促进作用的行为”,这一定义是关于健康行为的( )界定

A、广义的 B、狭义的 C、不全面的 D、以上都不对 3.以下关于健康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康行为是个体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均健康时的内在表现 B、健康行为的产生只能对自己的健康带来有利影响 C、健康行为是指个体行为的善感变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行为表现指向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健康,这是指健康行为的( )特征 A、有利性 B、 规律性 C、和谐性 D、一致性

5.个体的行为表现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又能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整自身行为,这是指健康行为的( )特征

A、有利性 B、 规律性 C、和谐性 D、一致性

6.行为表现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持久性,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这是指健康行为的( )特征

A、有利性 B、 规律性 C、和谐性 D、一致性

7. 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适合自身状况,无明显冲动表现,这是指健康行为的( )特征

A、有利性 B、 适宜性 C、和谐性 D、行为动力定型

8. 经常重复的健康行为已经形成惯性,无需多少注意力就能较好地完成。这是指健康行为的( )特征。

A、有利性 B、 适宜性 C、和谐性 D、行为动力定型 9. 根据行为主体的多寡,可将健康行为分为( )。 A、单一健康行为和复杂健康行为 B、个体健康行为和团体健康行为 C、外显的健康行为和内隐的健康行为 D、单因素健康行为和多因素健康行为 10.健康行为建立的前提是( ) A、行为干预 B、树立健康信念 C、健康宣教 D、健康标准

11.在健康行为建立的途径中,行为转变的重要手段是( ) A、行为干预 B、树立健康信念 C、健康宣教 D、健康标准

12.指导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形式是( ) A、行为干预 B、树立健康信念 C、健康宣教 D、健康标准 13.亚健康也被称为( )

A、临床期 B、临床前期 C、临床后期 D、临床中期 14.亚健康状态的一多三少是指( )

A、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B、免疫功能降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C、免疫功能降低,高血粘度、高体重

D、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免疫功能降低 15.以下不属于健康危险行为的是( )

A、车祸 B、吸烟 C、饮酒 D、体育锻炼 16.以下不属于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的是( ) A、生活活动条件 B、生活活动主体 C、生活活动形式 D、生活活动对象 17.具有良好健康状态的生命寿期及个体能在如此舒适状态下生活的平均预期时间长度,称为( )

A、健康 B、寿命 C、死亡率 D、健康期望寿命

18.Katz等提出的健康期望寿命评价指标涉及的两个部分是( ) A、日常生活活动和体育锻炼 B、日常家务活动和体育锻炼 C、日常生活活动和日常家务活动 D、日常膳食和体育锻炼

19.不属于WHO提供的四大健康行为的是( )

A、不吸烟 B、饮酒不过量 C、锻炼身体 D、多吃蔬菜 20.合理膳食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 A、高蛋白饮食 B、多吃蔬菜 C、低蛋白饮食 D、注意水的补充 21.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

A、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 B、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宜大量饮水 C、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 D、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22.消除疲劳充分休息的方法有( )

A、生活节奏要慢 B、工作活动方式相对要固定 C、每晚睡眠不少于8小时 D、起居有序 23.科学合理的饮酒方法是( )

A、与碳酸饮料共饮 B、饮高度酒

C、不要空腹饮酒 D、每餐饮酒酒精含量不超过150g 24.努力培养乐观情绪应该做到( )

A、增加挫折体验 B、从单一角度去观察事物 C、经常发泄愤怒 D、培养幽默感 25.行为健康咨询的主要方式是( )

A、通信咨询 B、现场咨询 C、门诊咨询 D、专栏咨询 (三)多选题

1.按照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应包括( ) 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 D、道德健康 E、需要的满足

2.健康行为的特征包括( ) A、有利性 B、规律性 C、和谐性 D、可变性 E、适宜性

3.关于健康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康行为是个体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均健康时的外在表现 B、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健康行为的行为强度应在常态或正向水平之上

C、健康行为的产生能对自己、他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带来有利影响 D、健康行为的行为指向应有利于健康 E、健康行为是指个体行为的一致和固定性 4.以下属于外显的健康行为的是( )

A、饮食的定时、定量 B、积极的情绪体验 C、保持正常体重 D、人际关系和谐 E、适度的娱乐与欣赏

5.健康行为的建立途径包括( ) A、树立健康信念是健康行为建立的前提

B、掌握和运用相关理论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建立 C、行为干预是实现行为转变的重要手段

D、健康宣教是指导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形式

E、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6.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