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6:06: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 环境元健康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l.环境,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种社会条件。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食物是一种重要形式,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索关系称之食物链。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相对的,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影响。
5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生产条件,并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以及潜在危害称为环境污染。 6·环境污染物,进人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7·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壳的历史变迁中,地壳表层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某元素分布过多或过少,人通过水、食物摄取某元素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8·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如氧、氮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子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而形成阳,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离子。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0.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
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中毒的浓度。 11.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14·次生环境,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15·大气中的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 16·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各个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17·半数致死剂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18水体富营养化: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水中磷、氮等营养元素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19·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是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20·红斑作用,是指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局部出现皮肤潮红现象。这是人体对 UV-B段紫外线的特异反应。原发性红斑可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发生:继发性红斑在紫外线照射后6h-8h发生。红斑反应是由于皮肤的上皮棘细胞层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发红、水肿。 21.阈剂量,是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绿低剂量。在此剂量下的任何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 MEL).
22.高危人群:由于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其中一些个体体质不同,而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在同等剂量下,这些人群出现某种健康损伤效应的反应明显增加,这部分人群称高危人群。
23·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的总称。它是由汽车尾气排入大气中的 NOX、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具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属于二次污染物。其中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24·混凝沉淀,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然后从水中沉降下来,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
25·环境的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26·游离性余氯,是指加氯消毒一定时间(30分钟以上)后,水中所剩余的游离性氯。 27·痛痛病,是指由于含镉稻米或直接饮用了含镉的水而形成的慢性镉中毒,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叫,故名痛痛病。
28.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疾患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报道的公害病,因最早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故得名水俣病。 29·介水传染病:凡是能由水作为疾病传播媒介的疾病称为介水传染病,它包括三大类: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一些寄生虫病。
30,功能蓄积,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可逐渐累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31.需氯量,是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32,剂量一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3·剂量一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34.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5,相乘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6拮抗作用:多化学物同存在时毒效应小于化学物分别作毒效应的总和
37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化学物由不同的作用部位或靶官,而这些不同的化学物对作用部位、靶器官产生的毒效应不相干、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8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空气中粒径范围为0.1微米到100微米的颗粒物,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 第二单元营养与食品
1.营养生理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状态,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的完成各项生活和劳动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的必要量。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旧标准的营养素平均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相互搭配而混合使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
3.必需脂肪酸EFA,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4.膳食纤维: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热能和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和水肿的营养缺乏病。 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人体由于设施所引起的一种额外热能消耗,是消化吸收食物营养时所需热能消耗。 7.食品的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所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及其相应比例适宜且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及利用。 8.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及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9.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化学成分明确,无需消化就能被肠道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渣膳食。
10.血糖指数分别使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后体内血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乘以100所得的值。
11.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2.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13.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 第三单元职业与环境
1.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者在执业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3.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五微米的粉尘颗粒,一到达肺泡也能从呼吸道呼出,这类粉尘粒子称为呼吸性粉尘。
4.空气动力学直径:在生产环境中,某种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与一种标准b球形比重为1的粒子的沉降速度一样的话,则b的直径就为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5.速发性矽肺: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持续吸入高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几十至几百毫克高游离状态的sio2粉尘,经过1到2年即发生矽肺者,称为速发性矽肺
6.晚发性矽肺:在粉尘作业场所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了粉尘,作业时未发病,但若干年后病变才表现出来,称之为离尘后矽肺或晚发性矽肺。
7.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浓度与慢性阈浓度之比值,值越大说明有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8.急性毒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量与极性阈浓度的比
值,值越小说明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亦然。 9.永久性听域位移:随着接触噪音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在前一次接触噪音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域位移。
10.迟发性脑病: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10恢复后经2到60天的假愈期又突然出现以精神及意识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
11.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0到30db,离开噪声环境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听力的原有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 12.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
13.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有粉尘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4.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15.职业性多发病:职业性有害因素能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已患的疾病加重,从而表现为接触人群中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这类疾病称为职业性多发病。
16.健康监护: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从而发现早期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就业前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普查。
17.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18.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只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
19.窒息性气体:是指主要以气态吸入而引起组织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 第四单元流行病学
1.关联程度分析:关联强度分析的目的是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的密切程度,是病因学研究中资料分析的核心内容 2.相对危险度RR:表示关联强度最常用的指标,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3.比值比OR:是指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之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了病例组某因素的报录比例为对照组的若干倍。
4.归因危险度AR:也叫特异危险度为暴露组的率与非暴露组的率之差也称率差,表明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某种结局事件发生危险相对的绝对值
5.累计发病率CI:当观察人群流动性小比较稳定是不论观察时间的长短和发病频率的高低,以观察开始时的人数作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发生的病例数或死亡数作为分子可计算该观察期内的累计发病率或累计死亡率CM。
6.绝对危险降低率ARR:是指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与实验组事件发生率ERR的绝对差值,该值越大,说明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越大.
7.相对危险降低率RRR:是指绝对危险降低率占对照组事件发生率的比例。此值的大小表示试验组比对照组治疗后有关临床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下降的水平。通常RRR在25%到50%或5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8.筛检:是指在“健康”人群中将处于临床前期但表面健康的病人同真正无病的人区别开来。
9.金标准;是指当前公认的诊断某种疾病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临床常用的金标准有病理组织学诊断,外科手术发现,特殊影像造影,微生物培养,长期临床随访结果,权威机构颁布的诊断标准等.
10.约登指数:正确诊断指数又称约登指数,表示诊断性试验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正确。诊断指数的范围在0到1指数越大,其真实性越高.
11.似然比: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及有病者中得出某一诊断性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指在人群中尚未发生疾病时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二级预防为临床前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针对发病后期的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康复治疗措施,尽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