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5:2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英汉文化对比课程论文

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摘要:在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显著差别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大一统的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历来崇尚万物相互依赖,和谐发展的思想。而在西方,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个性的张扬。以中西方校园宿舍制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双方在集体观与个人观方面的差异。那么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在中西方现实生活中分别作何体现呢?它对中西方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关键词:宿舍文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整体;独立;创新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总结中国国民的个性还算是得心应手的。因为我们处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每天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中国人接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潜移默化中我们脑海中早已形成了一种对广大中国同胞个性的总体印象,可以说这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一手资料,是一种最真实的中国印象。

“中国印象”,记得是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听到的。我只记得那是一个调查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国民印象的节目。我记得,有一个美国人在回答记者关于“提到中国,你会想到什么”的问题时,他略加思索后回答道:“姚明”。完全正确,姚明是中国人,可是姚明可以代表所有中国人吗?答案是否定的。西方人对于中国的了解也只限于新闻报刊、电视银屏、网络资讯等渠道而已,他们获得的是相对不全面的二手信息。因此,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了解程度根本达不到对本国国民的千分之一。反之,中国人对西方人的了解也是如此。陈述以上事实主要是想说明我最初构思文章时遇到的瓶颈。我不确定二手资料能否与一手资料形成同等高度的对比,更对如何开始我的论文而感到烦恼。后来,在某天晚上,被舍友的一记右勾拳突袭后,我来了灵感。好吧,就从中西方人的宿舍文化入手吧。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要把突袭事件拿来细讲一番。

那天晚上,宿舍里的小伙伴们都在洗洗刷刷准备睡觉,就在这时,我与对面的舍友同时宽衣。当我弯腰准备解开鞋带儿时,对面那位以一记豪迈的伸展式脱衣发重击我头部,随后就是我响亮的惨叫声。“哇,好神奇啊。就在这间两个人不能同时进行伸展性运动的小寝室里竟然住着四个美少女,而且我们愉快的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多。”没错,在大多数的中国寄宿制校园里都实施着四人间、六人间制的集体宿舍体系,我们想在大学享受单间的待遇那是几乎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学校,大多数宿舍都是单人间,因为西方人很注重隐私。在我所了解的出国留学的朋友中,他们的宿舍都是单人间的。即使是套房式的宿舍,也只是会同用客厅这一相对宽敞的活动空间,至于学习休息,他们都会在自己独立的房间进行。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西方的宿舍文化差异呢?经过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出了关键原因,那就是中

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强烈碰撞之结果。 说到集体主义,我想所有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自古中国人就坚持“大一统”的思想,历代帝王都希望通过统一的思想和制度来巩固政权。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沿袭,这种统一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国民的意识之中,并逐渐演变成现代社会中的集体主义思想。而这种集体主义强调的是事物的整体性,万物相互依赖,和谐发展。

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不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深信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待人处事方面,他们展现出的是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西方人更重视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多样性,不会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并将人与自然一分为二,提倡个性的张扬。而这与中国的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万物相互依存而得以发展的价值观大相径庭。那么,这种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中西方的生活中有何具体体现呢?下面我们就来论述这个问题。

在中国,我们从小到大就被灌输着集体力量大;先集体,后个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尤其是当我们走入学堂,老师会一遍一遍地对我们强调“集体”这个名词。“爱集体,爱班级,爱同学;”“某某某,你要遵守纪律,不要给班集体抹黑;”“某某某,你好好考试,不要再拖班集体后腿。”“某某某在校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班集体赢得荣誉;”“请各班以班级为单位集合。”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更注重个人在

集体中的价值与存在感。我们很少谈“自我”这个词,因为在汉语中“自我”并不是褒义词。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很自我,那么我们更多的是想表示这个人非常自私,缺乏集体意识,难以沟通合作。然而,正是这种集体主义主导的大环境,造就了中国国民遵从常规,强调统一,求大同存小异的特征,也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个体的独立发展,阻碍了人们个性的张扬,扼杀了国民的创新能力。而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的发展,而单单从住宿制上就能看出西方人的个人意识的强烈。西方人信奉自我,强调万事自己动手,事事自己做决定。西方小孩从小就被教育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把自己看作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他们自小就懂得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因为没人会去扶他们。大部分人在高中时就已经开始课外打工以寻求经济独立并积累社会实践。孩子长到成年就会搬出去独居,自力更生,而父母也不会强留孩子。因为他们认为个人有个人的生活,即使是至亲,也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同时,西方人坚守个人奋斗主义,认为个人成就取决于自己的奋斗,而个人生活质量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如果成年之后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仍依赖父母或其他人,会被认为是无能的人,更是一种个人耻辱。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个人意识,西方人在个性的张扬与国民创新性上才尤为突出。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人们强调整体性、统一性,也十分看重家,重视亲情,期盼团圆。即使孩子自愿脱离父母而独立生活也不会得到父母同意,有时孩子的这种

行为更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孝。因此,中国人暂时无法实现西方式的个体独立性尽管集体主义制约了中国国民独立性、创新性的发展,但它也确实铸就了人们严谨,富有责任感及使命感的特性。中国人常谈“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我们在进行每个行为之前都会考虑它将会对整体环境的影响。而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却也很容易滋生出个人享乐主义、自私、缺乏集体责任感的问题。就拿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言,是什么致使中国人排演出一场对西方乃至全世界来说堪称奇迹的开幕式。几千人的表演仍是秩序井然,动作整齐划一。没错,正是中国人坚信的整体观使得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变成现实。而反观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如果说它是为了展示一种欢快自由的氛围,那么大部分被我们所注意的却是一幕幕杂乱的表演。甚至在开幕式时,日本队被一名不认路的志愿者直接带出了场,以至于根本没出现在点火仪式上。弄丢了价值40万元的钥匙,使运动员和观众进不了体育馆,逼得警察出动大型装备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