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四下《三月桃花水》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29: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三月桃花水

授课 课型 略读课文 时间 1课时 1. 能够正确认读“绮、和、谈”3个生字,理解“绮丽 回旋 应和 纤细 沉醉”等词语。 2.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爱恋与赞美。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 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春天,是一个美丽 谈话环节可以创设计意图 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设一个氛围,使学生兴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趣被激发,能够集中精导入 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齐读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 )课题。) 来。 分钟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2. 刘湛秋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新课 教学 障碍。 ( )2.出示词语。 分钟 铃铛 绮丽 回旋 应和 纤细 沉醉 草如茵 柳如眉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绮丽:鲜艳美丽。 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基 回旋:盘旋,转动。 应和:呼应,附和。 纤细:细微,细小。 (二)读懂文意 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以问题方式来引4.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下什么样的印象? (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5.学生质疑。 (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也就明确了。 此环节的设计是(两句话,是疑问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对应让学生感知一些优美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句子的特点,了解修辞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手法的作用。 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 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二)学习第2-6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 窝,在水中回旋。 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层次来理解课文,了解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作者的内心情感。 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了。(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 下成了“朝霞”“酒窝”(比喻)。 3.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 “水面”的段落。 4.小组自学: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板书:什么声音 竖琴 什么光芒 明镜) 4. 教师提问: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预设: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 预设: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修辞手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预设:课文最后一段直接抒情, “啊,沉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