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物料分拣机械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1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韶 关 学 院

种。

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液压机械手中实现手臂的往复运动用得最多的是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活塞在油压下作双向运动。机构上可以是油缸体固定、活塞杆运动;也可以是活塞杆固定,而缸体运动。

双作用双活塞杆油缸:当需要很大的行程时,将油缸做的很长、体积很大,则加工上有困难。如做成伸缩式双活塞杆油缸,既能满足行程要求,油缸的体积又小。其缺点是一次行程有两种速度。

丝杆螺母机构:该机构传动的特点是易于自锁,但传动效率低。如采用滚珠丝杠,效率可以提高,但因其较长,制造比较困难。

本机械手的手臂有往复的直线运动,不需要很大的行程,考虑到结构的简单性和设计的经济性,选用缸体固定活塞杆运动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气缸。

4导向装置

机械手手臂在进行伸缩运动时,为防止手臂沿伸缩方向向中轴线转动、加大承载能力,以及提高运动精度,必须设有导向装置。手臂的导向装置系根据安装形式、结构及负荷等条件来确定。常用的有单导向杆和双导向杆,本设计中,伸缩运动中选用双导向杆。

2.3.3 机座结构的选择

机座是机械手的基础部分,机械手执行机构的各部件和驱动系统均安装于机座

上,是支撑起机械手全部重量的构件。对其结构的要求是刚性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和造型美观。

机座结构从形式上分为落地式和悬浮式,或分为固定式、可移动式和行走式。无论哪一种形式,机械手工作时机座一定予以固定。可移动式的机座在停置时能够刹车定位,以保证机械手工作时的位置精度。根据本机械手的设计要求选用落地固定式机座。

机座的结构与机械手的总体布置有关,对专用机械手而言,传动和控制部分通常是单独布置,故机座比较简单或不设机座。对通用机械手而言,传动部分布置在机架内部或后下方,控制部分则布置在机座的后上方或单独布置一个控制箱。

物料分拣机械手手臂需要一个旋转模块,摆动气缸就要固定在机座上。如果水平缸、垂直缸和手部机构直接安装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上,机构虽然简单,但摆动气缸的轴向受力增大,对气缸的自身要求较高,并易造成摆动气缸的损坏。同时,机械手本身重心

页脚内容

8

韶 关 学 院

偏离立柱轴线以及各气缸运动产生的冲击都形成作用在摆动气缸转动轴上的倾覆力矩,所以采用一个连接组件,将机械手立柱以上的重量和倾覆力矩由机架来承担。连接组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双向推力球轴承、底座、转台和扣罩。如图2.2所示。选择双向推力球轴承而不是单向的,因为机座与转台在轴向上无法直接连接。采用双向推力球轴承就可以方便的将轴承内环与转台连接,外环用罩扣固定在底座上。另外,推力球轴承应选择公称尺寸较大一些的,这样可以更好的承受倾覆力矩。

1、底座 2、摆动气缸 3、双向推力球轴承 4、扣罩 5、转台

图2.2机座结构图

2.4 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物料分拣机械手的结构主要由机座、立柱、水平手臂、垂直手臂、电磁阀和吸盘等组成。其中机座采用摆动气缸进行驱动,手臂及吸盘采用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驱动。机械手的动作基本有伸缩、升降、左右旋转、吸物和放物等动作。其结构原理如图2.2所示。其动作顺序为:初始位置 → A右旋 → B前伸 → C气缸下降 → D吸物料→ C上升 →B收缩→A左旋 →C气缸下降→ D放物料 →C上升→回到初始位置。机械手的动作在整个过程中都是连续可循环的。

页脚内容

9

韶 关 学 院

2.5 执行机构简图

根据前面机械手各部分的设计,可做出机械手大体结构简图,如图2.3所示,大图见CAD图。

4 关

A

1右旋限位开关 2 左旋限位开关 3 回缩限位开

前伸限位开关 5 上升限位开关 6 下降限位开摆动气缸 B前伸/回缩气缸 C上升/下降气缸 D 真空吸盘 图2.3 执行机构简图

页脚内容

10

韶 关 学 院

第三章 驱动系统的分析与选择

机械手的驱动系统是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传动装置。机械手的驱动系统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分为液压、气压、电气、机械、气液联合和电液联合等多种方式。目前采用的主要有液压、气压、电气这三种驱动方式。

3.1 驱动系统的分析与选择

液压驱动,功率重量比大,可实现频繁平稳的变速和换向,容易实现过载保护,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但也存在其油液容易泄露污染环境,需要配备油源,成本较高,工作噪声较大。

电气驱动,控制精度高,驱动力较大,响应快,信号检测、传递、处理方便。但是由于这种驱动方式价格昂贵,限制了在一些场合的应用。因此,人们寻求其他一些经济适用的驱动方式。

气压驱动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功率体积比高、无污染及抗干扰性强、在工业机械手中应用较多。另一方面,气动技术作为“廉价的自动化技术”,由于其元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工业生产领域。在现代化的成套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上,几乎都配有气动系统。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全部自动化流程中约有30﹪装有气动系统,有90﹪的包装机械,70﹪的铸造、焊接设备,50﹪的自动操机、40﹪的锻造设备和洗衣设备、30﹪的采煤机械,20﹪的纺织机械、制鞋业、木材加工、食品机械,43﹪的工业机器人装有气压系统。日、美、德等国的气动元件销售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0-15﹪。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气动元件产值已接近液压元件的产值,且仍以较大速度发展,气动机械手技术已经成为能够满足许多行业生产实践要求的一种重要使用工具。

表3.1给出了各种控制方式的比较:

页脚内容

11

韶 关 学 院

表3.1 各种控制方式的比较

通过以上三种驱动方式的比较选用气动驱动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了本设计的要求,而且节约了成本。

3.2 机械手驱动系统的控制设计

根据物料分拣机械手的要求,在驱动系统中气缸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1)直线运动(缸体固定,活塞杆运动);(2)摆动(缸体固定)。其气动驱动系统原理图如图3.1所示。

页脚内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