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规范-基本知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14:44: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维建模规范

精品文档

城市三维建模是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城市三维模型数据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为了建设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规范市三维建筑模型的制作,统一三维模型制作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城市建筑三维模型数据,推进城市三维数据的共享,特制定本规范。项目软件及数据格式

1、项目中使用的软件统一标准如下:

模型制作软件:3DMAX9 贴图处理软件:Photoshop 平台加载软件:TerraExplorer v6

普通贴图格式:jpg 透明贴图格式:tga 模型格式:MAX、X、XPL2 加载文件格式:shp

平台文件格式:fly

2、模型内容及分类

城市建模主要包括建筑物模型和场景模型。 2.1、建筑物模型的内容及分类

建筑物模型应包括下列建模内容:

各类地上建筑物,包括:建筑主体及其附属设施。含围墙、台阶、门房、牌坊、外墙广告、电梯井、水箱以及踢脚、散水等。

各类地下建筑物,包括:地下室、地下人防工程等。

其他建(构)筑物,包括:纪念碑、塔、亭、交通站厅、特殊公益建(构)筑物以及水利、电力设施等。

全市建筑物模型分为精细模型(精模),中等复杂模型(中模),体块模型(白模)。市全市范围主要大街、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等用精模表示,一般建筑物用中模表示,城中村、棚户区等用白模表示。

2.1.1、精细复杂度模型 (精模)

2.1.1.1、定义:精细模型为,能准确表现建筑物的几何实体结构,能表现建筑物的诸多细节,对部分重要建筑景观进行重点准确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1.1.2、一般制作范围:城市中主干道两旁的主要建筑物、主干路十字路口的主要建筑,电信、移动、金融中心大楼, 火车站, 重点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中心区建筑,包括标志性建筑物,城市中知名度高的名胜古迹、地标性建筑(如大雁塔、钟楼等)。

2.1.1.3、制作方式:精细制作,不仅能反映实际建筑的大小,整体结构,而且能反映建筑物的细节结构。贴图效果好,带光影效果。用户看上去感觉就是实际的建筑、真实度高。

2.1.2、中等复杂度模型(中模)

2.1.2.1、定义:为了保证大规模数字城市在平台上流畅运行,并能准确表现建筑物的几何实体结构,在不影响建筑物真实性几何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忽略部分实体结构,对部分建筑景观进行简单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1.2.2、一般制作范围:城市中非主干道两旁的主要建筑物、城市临街小区居民楼和其他一些非重点建模的建筑物。

2.1.2.3、制作方式:简单制作,只需能反映实际建筑的大小,整体结构,色调。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于反映整体建筑特色,多用于陪衬作用,用户看上去能第一感觉是实际的建筑。

2.1.3、体块模型(白模)

2.1.3.1、定义:为了保证城市三维模型的整体性、全面性,忽略建筑物的细部结构、突出建筑物外轮廓和屋顶大体感觉,对建筑体进行简单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1.3.2、一般制作范围:一般为城中村,非临街居民区的成片居民楼,风格类似的成片建筑和其他一些不重要的建筑物密集区域。

2.1.3.3、制作方式:简单制作,只需能反映实际建筑的大小,粗略外貌。一般反映建筑物大小、高度、白盒子加简单屋顶,多用于陪衬作用,用户看上去能第一感觉是建筑物。 2.2、场景模型的内容

场景模型包括交通设施模型、绿化模型、水系模型和其他模型。 2.2.1、交通设施模型应包括下列建模内容: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及地下通道等。

轨道交通及桥梁,包括:铁路、轻轨、地铁;高架桥、人行天桥、公铁两用桥、支座、引桥、栏杆、拉索等。

道路附属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路沿、绿化隔离带、栅栏、顶篷、路

3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