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2:07: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统计测试一

注: 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 A )。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B )。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C )。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 C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C )。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A )。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 )。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 D )。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 )。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 C )。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B )。

A.常见值 B.代表值 C.实际值 D.典型值

17.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D )。

A.计划期水平 B.固定期水平 C.报告期水平 D.基期水平

18.由一个10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 B )。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19.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B )。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0.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6.5%,销售量增长了6.5%,则价格( D )。

A.增长1% B.增长6.5% C.增长13% D.不增不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BCE )。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总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2.下列各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普查

D.商业企业调查 E.商品价格水平调查 3.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DE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C.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D.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