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03: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关于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年月)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月,结合重点提案督办,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委员对我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视察和调研,与相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调研组实地察看了肇州县、大同区、红岗区的种植养殖基地、农贸批发市场、超市、饭店、检测机构,听取了食药监、农业、畜牧等职能部门情况通报,同基层监管人员、食品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还赴山东潍坊、江苏徐州等食品安全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食品行业基本情况

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食品企业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家(不含小作坊)、乳制品加工企业家、经营企业家、食品流通企业家、餐饮企业家。近几年在对重点场所、重点品种、重点季节食品安全巡查中,抽检合格率为。

规模以上(亩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个,“三品”基地万亩,占

1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全市耕地面积的。年市农委对本地自产初级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样,个批次果蔬样品合格率为;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合格率达。规模化养殖场个,适度规模养殖专业大户个,规模养殖比达,畜水产品加工企业个。

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过多次管理体制改革,责任体系得到改善,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未发生系统性、源头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得到改善。全面落实我省食品药品机构改革指导意见,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整合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职能、人员、编制,明确了食药监、农业、畜牧、卫生、工商质监、城管等部门的监管职能和边际划分,基本解决了多年来食品安全职能交叉、监管空白等问题。落实政府属地责任,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在乡镇、社区设立了个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形成了部门监管、派出机构执法检查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市、县区、乡镇社区三级责任体系,为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强化基层监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部分区属监管所配置了快检设备、执法车辆、影像器材。整合质监、食药、农业、粮食等部门检测资源,建设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在建),在重点区域、重点批发市场设立了快速检测实验室。市、县区两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市畜牧兽医局、四县及大同区设有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大同区和肇源县

2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二级以上医院和中小学校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执法能力、检验检测技能、协管员信息员职责等培训,制定《行政执法操作指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使用规则》,规范执法行为。

三是食品安全集中治理见到成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药兽药残留、超限添加、制假售假等问题,以批发市场和“五小”为重点对象,以蔬菜、水果、粮油、肉制品、豆制品、糕点、酒类、食盐、儿童食品为重点品种进行集中整治。相继开展了“食安龙江”、农村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等专项行动,两年来查办违法案件起,其中刑事移交起,罚没款万元。查处制售假劣农资、经销禁用农药违法案件余起,取缔无证及非法食品加工点个、问题严重的餐饮企业家,检查规范网络外卖餐饮单位多家,查处毒腐竹、假冒保健品、回笼冰棍饮品等一批典型案件,有效维护了食品行业秩序。

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落实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许可、索证索票、购销台帐、餐厨废弃物处理等制度。对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诚信等级评定,对家餐饮单位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推进养殖、屠宰、投入品生产经营等企业电子监管档案建设。一些县区建立食品加工园区、果蔬标准化生产基地,引进伊利、百森、兴和生物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大庆市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开设“”举报电话,设立食品安全基金。利用《市民议事厅》、《绝对现场》、《行风热线》等电视栏目,宣传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品安全知识。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