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49: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照壁山乡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

为切实加强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结合我校实际, 制定我校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 :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为重点,结合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步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行列。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用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引其正,科研教改促其精,制度改革使其优”等措施,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实施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推进。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现状,对我校标准化建设进行一次性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年度实施,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使我校义务教育阶段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

2、突出重点,注重效益。 落实优先优惠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建设力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整体优化。

3、软硬件兼顾,全面建设。 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办学硬件的改善,又注重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四、学校现状分析及具体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建于1976年7月,位于木垒县人民南路1139号,占地面积19753㎡,建筑面积6536㎡。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8人,教职工36人,学历达标率100%。一栋建于70年代的平房,四栋建于80年代的平方和一栋建于90年代2间实验室,其中教师办公室8间、标

准化的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各1间。

根据《木垒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急需解决教室和配套功能用房紧缺及厕所新建的问题 (二)、具体规划

标准化建设工程从2014年10月启动,借助自治区改薄工程,至2017年底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4、10——2015、5)

1、学习有关文件,吃透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2. 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3. 统计数据,及时上报。

4. 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5、5——2016、7)

1.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师资配备比例及学科岗位设置配齐师资。 2.新建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工程造价500万元。

3、新建学生公寓、食堂楼一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工程造价300万元。 第三阶段(2016.7——2017.12)

1.按标准配齐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 。

2.按标准配齐教学仪器、体、音、美、卫器材。(10万元)。 3、设计12个,在校生达350人 四、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需要学校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学校领导将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充分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副校长主抓、主管主任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由德育、教学、财务、后勤、等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的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队伍保障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我们要采取“整合资源,横向调整”的措施,尽快解决我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学校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我们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建设、学习型团队建设、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在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方面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校长、同事、学生、家长及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的教师业务档案制度,科学及时和详实记录教师的成长历程,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四)办学保障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

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等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尽量不招或少招片外学生,采取一定的硬性措施控制招生人数。以保证大班额得到改善。 (五)投入保障

一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的教育附加费和生均办公经费足额拨付到位。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将资金大部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二要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缘由,积极向市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仪器设备更新。力争早日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 附:照壁山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陈鸿雁(校长)

副组长:张建武(书记、副校长) 李玲(工会主席) 成员:何立熠 高世泰 刘静 何玉婷

照壁山乡中心学校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