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超音段音位特征比较-2019年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3:03: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英汉超音段音位特征比较

Comparative Study of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a Lihua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are defined as the phonemic features that occur above the level of the segments. English and Chinese display difference in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due to the disparity of the two phonology systems. In the paper, the difference is studied contrastively with the focus on such phonological properties as syllable, stress and intonation. 1 引言

早在20世纪30年代, 赵元任等学者已经开始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而在现代语音学的研究中,对音段音位的研究逐渐让位于超音段音位(何善芬,1999;张文,1994)。英汉语音对比的方向也从以往对元、辅音的差异分析发展到对音节、重音、节奏及语调等超音段音位对比研究上。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语音学研究的发展,超音段音位特征的功能不断显现,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语言交流中超音段音位特征比音段音位重要得多;由于音位发音不准而引起的障碍在共知的语境中是可以消除的;在音段音位可接受的情况下,超音段音位

更能传达交际功能,因而显得更具有研究价值。因此,随着语音学研究重点的转移,许多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超音段音位特征;但大多仅限于对英汉超音段音位的现象进行列举比较,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英汉超音段音位特征进行了分析,选择了英汉超音段音位中最主要的,也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特征,即音节、重音和语调。 2 英汉音节对比

音节是一个重要的超音段音位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许多音位配列限制是以音节为支配范围的。例如,一个规则对某一辅音是否产生作用取决于该辅音在音节中出现的位置,阻塞音在节首要送气,在节尾就不送气。音节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超切分音系过程中,词重音的分配就是以音节为基础进行的。因此,要深入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 就必须对该语言的音节加以分析研究。它在语音上表现为发音活动与音响的一次加强,在音系上又以其特定的形式隶属于一定语言的语音系统。每一种语言的音节结构不一定相同,尤其是不同语系之间的语言,其音节结构有较大差异,如汉语的音节结构大多是CV(consonant+vowel),而英语的音节结构是(CCC)V (CCCC) , 元音前可以有3 个辅音, 元音后可以有4 个辅音, 其音节结构基本上由三种成分组成,用树形图表示如下:

图中,S 表示音节(Syllable) ,O 表示音首(Onset), R

表示音韵(Rhyme),N 表示韵核(Nucleus),C 表示韵尾(Coda) ,括号“()”表示选择性成分。它表明英语音节必须有音韵,音韵必须有韵核,韵核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音首,音韵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韵尾。

就音节结构而言,英语音节结构比较复杂,特别表现在辅音连缀(consonant clusters) 的情况;不仅如此,在快速语流中有时会出现音节界限移动和音节变形的现象,造成音节界限难以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本能(或语感)确定音节之间的界限。而汉语音节则简洁明晰,一汉字一音节,每个字都是单音节。汉语普通话一般只有一个辅音出现在音节的首部或尾部。音节之间一般是一个辅音, 后面紧接着元音。 n 和?窃诤河镏惺亲畛<?的结尾辅音。汉语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 但汉语音韵学也使用“元音”和“辅音”的概念, 认为声母、韵母是形成汉语音节的两大构件, 辅音、元音是这两个构件所使用的语音材料。声母这个构件所使用的语音材料都是辅音,韵母这个构件所使用的语音材料主要是元音,也有一些韵母(鼻韵母)是由元音和鼻辅音共同构成的。由于英语音位的结合比较自由,因此,英语中音节结构的类型要比汉语音节结构的类型多。

许多研究者对英语和汉语音节构成进行了比较, 分析两者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以下三个方面:

(1)英语辅音不仅可以出现在音首(除[]外), 也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