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8:08: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课程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
专题三: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
【命题趋向】
国共两党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由于高考逐步侧重经济史、文化史的考查,因此作为政治史内容的国共两党关系在考查力度上有所下降,一般以客观题为主。受时事政治的影响,2005年江苏、广东高考历史卷中出现过主观题。随着2005年4月底和5月初“连宋登陆”成为现实,关于国共两党关系曲折发展的历程及其今后发展趋势问题开始大幅度升温,极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焦点。
复习重点:国共两党的建立及其性质、影响。国共两党和一、二次合作的酝酿及主要经历、形成标志、取得的成果、重大事件、破裂原因及其启示。导致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大事及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两岸关系由对峙隔绝到交流加强的原因和表现。其中国共两次合作及海峡两岸交流加强是重点。
【考点透视】
本专题考点知识可以整合为同盟会、国民党、中共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国共两党合作与对峙的关系演变,即1921~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酝酿,1924~1927年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发展与破裂,1927~1936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937~1947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发展与破裂,1946~1949年国共两党的决战,1949~现在国共两党的隔海对峙。
(一)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共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党成立派 时间 中国1905同年 盟会 性质 指导 思想 旧 三 民 主 义 影响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阶段。同盟会的纲领、组织发动、军事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组织、群众和军事基础。1911年武昌起义暴发,点燃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部分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民权主义的主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对政党政治的幻想使之日益涣散 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企图走民主共和、政党政治的道路。“宋案”、二次革命被镇压、国民党被解散,标志着政党政治幻想破灭。国民党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虽然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但最终归于失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她提出了最高纲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国1912民年 党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革命政党 新型列产阶旧 三 民 主 义 马 中1921
国年 级革命政党 共7月 产党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和最低纲领,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她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 时期 党派 地位 相互关系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开始。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形成合作的关系,共产党员可以民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保持个人在政治、组织、思想上的独立性。但由于中共没有在领导权问题上提出要求,从而在国民革命中处于从属地位,而国民党处于主导地位。1925年,国民党分裂为左派和右派,左派坚持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右派通过1926年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篡夺革命领导权。中共一些领导人为维护统一战线,对右派的行动一再退让,终致1927年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国民党承认了中共及其军队的合法地位,中共承认了国民政府的执政地位。两党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合作抗日。国民党在下面战场上进行抗战,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为抑制不断壮大的中共及其武装,掀起三次反共高潮,但均被中共击退。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进行抗战,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广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下面战场;运用“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用“整风运动”实现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高度统一;在抗战中日益壮大,并在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在抗战中壮大的人民军队及解放区政权,一直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承认 国民革 命时期 (1924到 1927) 国 民 党 主 导 共 产 党 从 属 抗日战 争时期 (1937到1945) 国 民 党 执 政 党 共 产 党 在 野 党 (三)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比较表 次数 时间 形成 原因 形成 过程 方式 合作中 的重大 事件 第一次 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 ①一战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五四运动促使民族意识觉醒。②必要性:中共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③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④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①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合作。②1924年国民党一大,合作正式形成。③1927年四一二政变,初步破裂;七一五政变,完全破裂 党内合作 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如黄埔军校建立,国民会议运动等。②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如五卅运动,广东、湖南农民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等。③促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如两次东征,国民革命政府成立等。④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如广州国民政府迁到
武汉,上海解放等 参加 阶层 破裂 原因 合作 教训 合作 功绩 次数 时间 形成 原因 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①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中共对军事工作缺乏重视。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④两党政治理念上的根本不同 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支持武装斗争。③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扩大了中共的影响。③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 第二次 1937年9月到1947年春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意识再次被激发。②中共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促成了合作。③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迹的推动。④英美在华利益及国民党统治受到日本的威胁 ①九一八事迹后,中共通电全国。②中共同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③《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中共合作方针提出。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迹促成合作初步形成。④七七事迹、八一三事迹后,1937年9月合作正式形成 党外合作 ①太原会战中的两党合作。②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敌后战场配合下面战场。《论持久战》提出持久抗战方针。③国民党由防御阶段的积极抗战到相持阶段的消极抗战。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中共为维护统一战线的斗争。④1944年夏的局部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⑤1945年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合作表面维持。⑥1947年春,国民党关闭和谈大门,合作完全破裂 全中华民族中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极少数的汉奸卖国贼除外) ①直接原因是蒋介石奉行专制、独裁、反共的政策。②根本原因是两党政治理念的根本不同。③日本投降,主要矛盾发生变化。④美国势力介入中国内政 ①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最主要的教训。群众运动必须有革命武装的支持和中共的领导。②民族矛盾的尖锐以及中共的成熟领导。③统治利益是国民政府参加抗战与发动内战的根本原因。④美国支持取得重大成果是外部原因,也是合作破裂重要的外部原因 ①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时间 1927年7月到1936年12月 主要表现 影响 形成 过程 方式 合作中 的重大 事件 参加 阶层 破裂 原因 合作 教训 合作 功绩 (四)国共两党政权的对峙及其影响 名称 国共两党十年对峙 ①由合作走向对峙:1927年7月到①促使中共在斗争1936年12月,表现为屠杀与反屠镣、中成熟。 “围剿”与反“围剿”的对峙。②由②客观上为日本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