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11: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导论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和( )。 2、语言学是( )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 )的( )。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 )---( )-----( )----( )-----( )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 ).

6、( )、( )、( )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判断正误。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

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 答案 一、填空

1、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 2、1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5、梵语

6、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二、判断正误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因为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

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的,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当时的口语研究不是很关注。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也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密切联系。语言学除了关注语言本体的结构性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探究语言系统与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且语言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3、 ×。一般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一般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 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门具体语言。它所研究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所 以它会受到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

答:第一,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第二,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第三,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在语言上反映出来,可见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

答:一:研究对象方面,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目的方面,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注释,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求来研究文学的,而现代语言学的语言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得共同规律。 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普通语言 学以人类所以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有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 语言学是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 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学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的时代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 学,描写词汇学,描写词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第一章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 )功能和( )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 )功能和( )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 )阶段和( )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说话中不具有主观性。 (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脑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张三的错误在哪里?

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思维。

2、信息传递;人际互动。 3、语言。 4、左;右。

5、独词句;双词句。 二、判断题。

1-8、√××√××√× 三、思考题。

1、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2、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映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3、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只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思维的时候需要用语言。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4、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指挥中枢,也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右大脑分别控制向对一半的身体行为,同 时,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 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大脑的具体功能分区大致分为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和听区,对称 分布于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

5、 儿童语言习得具有先天的生理基础,这就是大脑具有的机能。但是如果出生后没有处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没有外在的社会条件,这种语言能力就不能得到开发,到 大约12岁左右,这个潜能就消失了,以后再也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运用语言,心智也不能得到正常发展。这个时间称为语言习得的临界期。 儿童语言习得临界期的存在,既体现出语言能力具有先天的自然生理基础,同时也反映出具体的语言系统的社会属性,离开正常的语言社会,先天的语言潜能无法实现。

6、不同的语言对现实世界的编码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比如,音义关联模式、词汇的概念分类、语句表达中必要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间的种种差异充分体现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