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模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7 16:05: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模式

作者:刘来苟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7年第06期

江西省吉水县第二中学

【摘 要】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教师要抓住习题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习题选编和习题教学,使学生通过解题实现对概念、规律及定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学会运用它们去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习题 过程 实验 台阶

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主要是两大类:一是新课的教学;二是习题的教学。应该说在这两种教学中各有侧重,方法也不尽相物理习题教学是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迀移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习题课教学能让学生加深对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并从习题中学会归纳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能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等能力,因此习题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习题课的实效性,本人认为在习题教学中要注意三点:

一、淡化结果,注重分析过程和方法

在进行习题教学的过程中,一要注重通过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教学,特别是对概念的内涵、公式、定理定律的适用条件的深刻理解;二要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某种类型问题的方法:包括如何审题,如何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关键信息,如何挖掘隐含物理量,如何建立物理模型,如何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如何分析物理过程,如何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等等。三要提醒学生关注题目常见的陷阱(也就是易错点),弓丨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解题的方法上而不是只是关心题目的答案。毕竟题目千变万化,而不变的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会一题通一类的目的。我这里讲的淡化结果,是指教师在习题课授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物理思维、物理方法应用的培养,淡化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方程得结果的过程教学,避免学生只关注题目的答案,死记硬背题目的答案,机械胡乱套结果的学习方法。但是并不是说题目的结果不重要,只是利用数学知识解结果这部分能力大部分学生是可以通过课后自我训练而达到目的,而且这样能激发学生课后重新研宄,互相探讨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要想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将题做完整:包括能正确分析题目,正确列出方程并正确的解出结果,前半部分可以从教师的授课中学习领会,而后半部分则要依靠学生课后自身的实践训练达到提高。我接触过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者有;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者也有,都不肯将题解到底,他们都“自信”的认为题目做对了的,其实其中可能有很多地方出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将题目做完整而未能发现,他们之中不乏最后失败的实例。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趣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进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不实。因此我们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有所侧重,有所放手,而不能全部包办。 二、巧设实验,化抽象为具体

新课教学中经常有很多有趣的演示实验,可以激起学生无限的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能更牢固的掌握好该部分的知识。如果在讲习题的时候也能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把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变得生动而具体,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的应用中有一类题目,求瞬间加速度的问题,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物体间的弹力(指绳子拉力、接触面间的压力等)在释放瞬间是否发生了突变,发生了什么样的突变这个问题。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结合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变化:比如我们可以借用学生的两本书(重量对比很明显的一厚一薄)上下叠.放在一起用两手拿着,然后在讲台上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书本,让它们下落到讲台上,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它们在下落过程中并没有分开。实验时,还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将薄书本在下厚书本在上叠放,让学生猜想释放后的现象(此时学生多数认为书本下落过程不会分开,因为重的书本压着轻的书本下落),当然实验现象跟他们猜想一样;然后将厚书本放在下面薄书本放在上面进行第二次实验(此时很多学生会认为两书分开),而实验结果却并非如此!经过这样直观的实验展示,接下来的原因分析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自然也会记忆深刻。接着教师还可以把问题推广到两个并排靠在一起(或用细线、轻杆链接)的物体放到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问题,或者装着铅球的木盒放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的模型,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变得容易多了。再如:在电磁感应问题中,常常需要判断某一回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从而判断回路是否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的问题。这时完全可以把板擦当成条形磁铁,把书写笔当成通电直导线,把教案本当成移动或转动的平面,根据题意进行相关的演示实验,看似简单的实验却能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生动而具体,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多年来,经过我校教师的探索和课堂教学实践的证明,科学合理的习题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的任务得以具体化,教学的起点得以准确化,便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安排,在教学实施中有的放矢,从而加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世昆,胡为平.物理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王长江.中学物理习题中的3个“一”[J].林区教学,2008,(12).

[3]杨志明.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4]郑青岳,谢凯.物理解题理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