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1 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_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46: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理解“宣、处、诱”等12个生字,理解“争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词语的意思;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 突破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教学难点: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的不同态度与其他蚂蚁的反应实行比较,感受蚂蚁们因为蚂蚁队长首先做到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才激发更多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还要借助其他关于遵守纪律的小故事实行补充感知,进一步树立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主观意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提纲挈领法,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师要抓住课文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这根主线组织学生实行品读感悟,实现对故事内容

及主旨的准确感知;质疑导学法,借助教师精心提炼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交流学习的突破口,引导他们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深刻主旨,从蚂蚁队长的身上受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学法:自主探究与交流延伸相结合学习法,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感知故事内容,并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持续深化对故事内涵的体会,再将从课文中获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实现认知的内化;想象体验法,感悟蚂蚁们面对诱惑时的表现,学生需要将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从而深入到蚂蚁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纪律性的可贵。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纪律的名言警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搜集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小故事。 课时巧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一:

一、谜语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忱。(打—昆虫)“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谜面的提示,试着猜出谜底。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谜底(补充出示“蚂蚁”),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谜语的理解,简单说说蚂蚁都具有怎样的精神。教师归纳(勤劳、团结),同时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就是

勤劳、团结的小蚂蚁。孩子们,你们想了解故事的内容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本,翻到第11课吧。

【设计意图】利用谜语创设趣味导入情境,不但遵循了孩子的认知心理,也能够让他们在初步感知蚂蚁特点的基础上自然引出了要学习的童话故事。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指导读准“奶酪”(“奶”的声母是鼻音,“酪”的声母是边音)。同时出示一组奶酪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特别想吃、感觉非常诱人……)。教师适时激趣:不光你们想吃,小蚂蚁们见到奶酪也会馋得流口水呢。孩子们,小蚂蚁们面对这样美味的奶酪,他们会有怎样有趣的反应呢?接下来让我们到童话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直接由关键词语创设话题交流情境,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也让他们瞬间产生了认同心理,进而渴望了解蚂蚁们面对奶酪时的反应。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边听边试着简单交流自己对故事都有哪些了解。教师即时肯定他们对故事的初步感知,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多媒体出示:蚂蚁队长指挥小蚂蚁们一起搬运( )时,( )引发了一场风波,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把奶酪搬进了洞里。 点范读指导生字:“诱”读“yòu”,不要读成了“秀”的音节;“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