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因工程》复习归纳重点-复习资料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8:41: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因工程复习归纳

第一章 绪论

1.基因工程的定义: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经过严密的设计,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宿主)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的技术。

2.基因工程概念的发展:遗传工程→DNA重组技术→分子/基因克隆(Molecular/Gene→基因工程→基因操作。应用领域以“基因工程”、“DNA重组”为主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历史性事件

1973:Boyer和Cohen建立DNA重组技术

1978:Genetech公司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胰岛素 1982: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上市 1988:PCR技术诞生

1989: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rhIFNα1b上市

2003: 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腺病毒-p53上市

3.基因工程的三大关键元件 基因(供体):外源基因、目的基因

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带入受体细胞,并能稳定遗传的DNA分子(克隆载体、表达载体)。 宿主(受体):,能摄取外源DNA、并能使其稳定维持的细胞(组织、器官或个体)。

4.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切、接、转、增、检(大肠杆菌是中心角色)

(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复杂的生物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

(2)重组体的制备:将目的基因的DNA片断插入到能自我复制并带有选择性标记(抗菌素抗性)的载体分子上。

(3)重组体的转化:将重组体(载体)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中。 (4)克隆鉴定:挑选转化成功的细胞克隆(含有目的基因)。

(5)目的基因表达:使导入寄主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出我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1

第二章 DNA重组克隆的单元操作

一、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菌中,帮助细菌限制外来DNA的入侵)。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功能与类型 主要特征 功能 蛋白结构 辅助因子 识别序列 切割位点 I型 限切/修饰 异源三聚体 ATP Mg2+ SAM TGAN8TGCT AACN6GTGC 距识别序列1kb处 II型 限切 单体 Mg2+ 旋转对称序列 识别序列内 III型 限切/修饰 异源二聚体 ATP Mg2+ SAM GAGCC CAGCAG 距识别序列下游 24-26bp处 其中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专一,适于DNA重组,是DNA重组中最常用工具酶。 特点:1.识别、并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异序列的DNA内切酶。2.识别序列为4-6碱基对的回文对称结构(旋转对称结构)。3.单体蛋白、仅有限制性内切酶活性,无甲基化酶活性。4.切割产物末端:5’突出末端、3’突出末端、平头末端.6.最适温度:大多为37℃,适盐浓度:高盐、中盐、低盐。8.当反应条件不适合时,识别和切割序列发生变化(星号反应)。

星活性(star activity):在极端非标准条件下,限制酶能切割与识别序列相似的序列,这个改变的特殊性称星活性。

引起星活性的因素: ① 高浓度甘油(>5%)、② 酶过量(>100U/?g)、③ 低离子强度(<25mM) ④ 高pH (>pH8.0)、⑤ 有机溶剂、⑥ 用其它二价阳离子代替Mg2+,如Mn2+,Cu2+,Co2+, Zn2+。

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

具体规则是:以生物体属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和种名的前两个小写字母构成酶的基本名称,如果酶存在于一种特殊的菌株中,则将株名的一个字母加在基本名称之后,若酶的编码基因位于噬菌体(病毒)或质粒上,则还需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些非染色体的遗传因子。酶名称的最后部分为罗马数字,表示在该生物体发现此酶的先后次序。

例子:Eschericha(属名)coli(种名)R (质粒)大肠杆菌R质粒—EcoR I EcoR V

Haemophilus(属名) influenzae(种名) d(株名) 嗜血流感杆菌d株--H i n d II H i n d III。罗马数字表示同一菌株中所含的多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特殊性质的II型限制酶:同裂酶,同尾酶

同裂酶:又称异源同序酶或异源同工酶,是指识别位点与切割位点均相同的不同来源的酶识别相同序列,如HindIII – HsuI: A / AGCTT 同尾酶:是指识别位点不同,但切出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末端序列的一类酶,如BglII:A / GATCT;BamHI: G / GATCC。同尾酶的切割产物互为粘性末端,并能连接,但连接后二个酶的识别序列均被破坏。

2.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

功能:体外连接DNA片段

常用的连接酶:T4 DNA连接酶

参与连接反应的基团:3端羟基和5端磷酸基团,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的基本性质 :修复双链DNA上缺口处的磷酸二酯键、修复RNA-DNA杂合分子

2

中DNA链上缺口处的磷酸二酯键、连接多个平头双链DNA分子

T4 DNA连接酶的活性单位定义:在 20μl 反应体系中于 16℃ ,使 HindⅢ 切过的 ? DNA (300μg/ml,0.12μM 5' 末端)在 30 分钟内连接 50% 所需的酶量为 1 个 NEB 单位。

3.DNA聚合酶

①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 DNA pol I )

基本性质:1. 5‘→3‘的DNA聚合酶活性 2.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3.3‘→5‘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 的基本用途:1.切口平移标记法 2.Nick translation 3.制备32P标记的探针。所有的DNA聚合酶中只有此酶有该反应。缺口平移标记原理见ppt。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 大片段( Klenow 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经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获得N端三分之二的大肽段,即为Klenow酶。Klenow酶仍拥有5‘→3‘的DNA聚合酶活性和3‘→5‘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但失去了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Klenow酶的基本用途:1. 补平由核酸内切酶产生的5‘粘性末端 2.DNA片段的同位素末端标记 3.cDNA第二链的合成 4.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DNA序列。 ②T4-DNA聚合酶

基本特性:1.5‘→3‘的DNA聚合酶活性和3‘→5‘的核酸外切酶活性(极强) 2.在无dNTP时,可以从任何3‘-OH端外切 3.在四种dNTP均存在时,聚合活性占主导地位

基本用途:1.切平由核酸内切酶产生的3’粘性末端,该酶也能降解双链DNA,只是其活性比单链降解活性低很多。2.DNA片段的同位素末端标记。 ③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

基本用途:1. 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链 2.双向外切DNA-RNA杂合链中的RNA链

4.核酸酶

单链核酸外切酶:核酸外切酶VII(ExoVII);双链核酸外切酶:核酸外切酶 III(ExoIII);双链核酸外切酶:λ核酸外切酶(λExo)【特异性地从5‘ 端外切】;单链核酸内切酶:S1核酸酶【降解单链DNA的速度比降解双链DNA快75000倍,比降解单链RNA快7倍】

5.核酸修饰酶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碱性磷酸单酯酶【小牛胸腺的碱性磷酸单酯酶(CIP)&大肠杆菌的碱性磷酸单酯酶(BAP)】;T4-多核苷酸磷酸激酶(T4-PNP)

二、用于克隆的载体

1. 载体(Vector):是把外源DNA(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使之传代、扩增或表达的工具。 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针对受体细胞的亲缘性或亲和性(可转移性)2. 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结合位点 3. 具有较高的外源DNA的载装能力 4. 具有多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多克隆位点 ) 5. 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

2.载体类型:

(1)根据主要用途可以分为: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①克隆载体:主要用于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克隆目的基因,或在大肠杆菌或酿酒酵母细胞中构建基因文库。

克隆载体关键元件:A.多克隆位点 B.筛选标记基因 C.复制起始位点

②表达载体:除含基因克隆所需元件外,还有供外源基因表达用的启动子、终止子等顺式元件,用于在特定的宿主中表达目的基因。 (2)按传代特性分:

①自主复制型载体:含复制子,可独立于宿主染色体外复制与传代(穿梭载体:装有针对两种不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