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23:58: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

各课知识点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作词:乔羽,作曲:刘炽。

2、文中的第二段中,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3、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这样说?

答: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4、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谁指的是社会主义祖国。

5、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朋友真的不知道是谁吗?为什么这样问?

答:知道。这样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6、课文中三个小节的结尾两行内容相同,这种写法叫做反复。为什么要反复?

答:表明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忘记划桨,任小船飘荡。、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

1、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寻找正确的答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2、爸爸的解释与聪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答:爸爸的解释更加具体,生动,贴近生活。

第三课《古诗两首》 1、《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2、《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山行:在山上行走。石径:石头小路。斜:曲折。坐:因为。爱:喜欢。于:比。 4、《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作者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听到了乌啼和钟声,勾画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5、泊:停船靠岸。到:送到,传到。6、再收集一首有关秋天的诗。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1、无数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相同的工作指的是: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文章第六自然段

1)、这一段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出大树叶子的特点,分别是:叶子嫩绿、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 2)、用一个成语概括“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这句话的意思:叶落归根。 3)、怎样理解“绿叶为大树而生。”这句话?答:赞扬了叶子的内在美。大树和叶子是不可分的整体。大树因为有了叶子而更茂密,叶子因为大树而有了价值。 3、第九自然段中,生活的大树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社会、国家等。

4、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答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5、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答:假如我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我会想我和大树是一个整体,是大树给了我生

存的价值。我会对大树说,谢谢你。我会对人们说,希望你们都来做美的叶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我们生活的这棵大树作出贡献。 第五课《北大荒的秋天》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北大荒、抖动、波纹、映照、挺拔、燃烧、热闹非凡、一碧如洗。

3、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4、本文用了许多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北大荒的秋色写得生动形象。 1、文章第四自然段 1)、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中心句是:原野热闹非凡。中心词是:热闹非凡。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大豆、高梁和榛树叶子。 2)、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梁当作人来写的,这种写法叫做拟人。 3)、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2、你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语吗?银灰、血红、橘黄、金黄 答:乌黑、鲜红、雪白、天蓝、草绿、土黄…… 3、仿照第四自然段的总分方法写一段话。

秋天的果园热闹非凡。满树的苹果涨红了脸,像是在向我们微笑;香蕉笑弯了腰,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石榴咧开了小嘴,像在乐呵呵地演唱。、、

第六课《西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背诵其中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镶嵌、掩映、悠扬、远眺、荡漾、心旷神怡、犹如。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

4、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感受祖国美丽的山河。 5、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种写法加强了表达效果。

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答:一是明月东升,二是华灯倒映湖中,三是琴声“悠扬”。

2、造比喻句。 1)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宛如一只只黄蝴蝶飘落下来。 2)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3、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七课《拉萨的天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湛蓝、透亮、视线、映衬、壮丽、雄伟、对照、明洁。 3、感受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

4、知道拉萨是我国有名的“日光城”。

5、全文扣着一个“蓝”字来写,并且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 答: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2、拉萨:日光城 重庆:山城 昆明:春城

哈尔滨:冰城 苏州:姑苏城 南京:石头城 济南:泉城 习作2《我的自画像》:

1、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

2、找准自己外貌的特点,并结合外貌特点,性格、爱好写一段话。 练习2:

1、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不同的含义。如:蔫、挎、蹑等。 2、写好钢笔字,注意: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3、背诵写景的成语歌。

4、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防范意识,适应社会生活。 5、学写毛笔字。掌握 “竖”的运笔方法。区分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不同写法。 第八课《蒲公英》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绒球、迷惑、波光粼粼、嘱咐、竞相开放、茁壮。 3、理解本课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本文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写作时可以借鉴。 第九课《三袋麦子》

1、分角色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迫不及待、憨厚、拜访、抚摸、保存、聪明、防止。 3、能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4、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 第十课《哪吒闹海》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兴风作浪、滔天巨浪、随即、火焰、胡作非为、原形。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地讲述 “哪吒闹海”的故事。 4、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 四、习作3:

1、观察插图,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说说图上所画的景物。

2、抓住花草树木的色彩展开描写,会运用写景的好词语、好句子。 3、初步掌握详略得当的方法。 练习3:

1、了解椰子树、蒲公英、苍耳、豌豆和葡萄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2、写好钢笔字,注意:上下中心要相对,才能站的稳。 3、读背成语歌和小诗《晨牧》。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说说在生活中遇到意外的事件,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自救或求救。 5、学写毛笔字。掌握 “点”的运笔方法。区分露锋点和藏锋点的不同写法。 第十一课《第八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信心、抵抗、侵略、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