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2:14: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卷

1.干冰可用于制作舞台烟雾,干冰的升华过程体现了( ) A.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分子不可再分 C. 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 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答案】A 【解析】

A.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干冰的升华过程体现了分子在不停运动,A正确;

B. 分子可以再分,B错误; C. 分子不是最小的微粒,C错误; D. 分子之间有间隙,D错误。答案选A。

2.明代名臣于谦作诗“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诗中所写“乌金”是( ) A. 石油 B. 磁铁矿 C. 煤炭 D. 软锰矿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诗意可知“乌金”应具有黑色、金属光泽、可燃等性质,故为煤炭,答案选C。 3.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 尼龙绳 B. 宣纸 C. 羊绒衫 D. 棉衬衣 【答案】A 【解析】

【详解】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故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错误。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羊绒衫和棉衬衣的区别。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 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B. 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 K2CO3和K2O都属于盐 D. 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 KOH属于碱,但Na2CO3属于盐,故A错误;B. H2SO4和HNO3都属于酸,故B正确;C. 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 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D错误;答案选B。 5.在某酸性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H4+、SO42-、CO32-、K+ B. Na+、Ba2+、Ca2+、HCO3- C. Ag+、SO42-、K+、Cl- D. K+、Cl-、Na+、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O3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故A错误;B. HCO3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 K、Cl、Na、SO4四种离子和氢离子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中的离子共存问题主要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角度来进行考查的,同时隐藏了氢离子这个条件,需要熟知常见盐的溶解性规律和复分解发生的四个条件。 6.某自热饭盒的热能来源于水和生石灰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 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热能也可由NH4NO3溶于水来提供 D. 该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答案】B 【解析】

A. 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 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因此热能不能由NH4NO3溶于水来提供,C错误;

D.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D错误。答案选B。 7.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 CO B. CO2 C. SO2 D. HCl 【答案】C 【解析】

+

-+

-+

2-2--

【详解】A.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错误;B.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B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D.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硫及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当二氧化硫少量时,其反应的方程式为5 SO2 + 2 Na2S + 2 H2O == 3 S↓+ 4 NaHSO3 。 8.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S2- >Cl- B. 非金属性:O > S C. 稳定性:HCl > HF D. 熔沸点:H2O > H2S 【答案】C 【解析】

【详解】A. S2-和Cl-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S2-的核电荷数小,故半径更大,则离子半径:S2- >Cl

,故A正确;B.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减弱,则有非金属性:O > S,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F>Cl,则有稳定性:HF> HCl,故C错误;D. 由于水分间存在氢键,则有熔沸点:H2O > H2S,故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的非金属性、离子半径、物质的熔沸点等变化的规律,涉及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初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逻辑关系。

9.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动力能源。一种制H2的方法如图所示,该过程中( )

A.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存在键的断裂与生成 C. 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 光催化剂分解得到H2和O2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解答。 详解:A.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 B. 水分解是化学变化,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B正确; C.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错误; D. 水分解得到H2和O2,D错误;答案选B。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 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Ba+SO4=BaSO4↓ B.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Al+4OH=AlO2+2 H2O C.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 + OH- =CO32- + H2O D. 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2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时,铵根离子也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故A错误;B.因为氯化铝的量少,故会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故B正确;C.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反应HCO3 + OH =CO3 + H2O,故C正确;D. 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会发生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故D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从反应物的用量角度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但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与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一样。

11.下列四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他不相同的是( ) ①Cl2+H2O ②NO2+H2O ③Na2O2+H2O ④Na+H2O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四个反应:①Cl2+H2O ②NO2+H2O③Na2O2+H2O④Na+H2O中,前三个反应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最后一个反应2Na+2H2O=2NaOH+H2,水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故答案选D。

12.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2-

3+

2+

2-

A. 制取SO2 B. 验证漂白性 C. 收集SO2 D. 尾气处理 【答案】B 【解析】

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A错误;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的漂白性,故B正确;C、SO2的密度大于空气,进气管长,出气管短,故C错误;D、SO2不与NaHSO3反应,SO2是酸性氧化物,应用碱液吸收,且防止倒吸,故D错误。

1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叙述Ⅰ 酸性HCl>H2S NH4Cl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 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D 溶液上层呈紫红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比较非金属的强弱可由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分析,而不能根据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来分析,故A错误;B. NH4Cl属于盐类,是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 NaCl固体虽然含有阴、阳离子,但在固态时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故C错误;D.反应后溶液上层呈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反应中I- 是还原剂,Cl-是还原产物,则I- 还原性强于Cl-,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

叙述Ⅱ 非金属性Cl>S NH4Cl是共价化合物 NaCl固体可导电 I还原性强于C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