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教学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7:42: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 最后一课

【导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作品。

2.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

1.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文章的主题。

2.根据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和心理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的尊严。侮辱一种语言,就是侮辱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剥夺一种语言,就是剥夺一个民族的存在。当普鲁士人入侵阿尔萨斯,禁止法国人讲法语的时候,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还有阿尔萨斯的普通人民,他们又将有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锯木厂(jù) 喧闹(xuān) 踱来踱去(duó) 纵身(zònɡ) ....督学(dū) 郝叟(hǎo sǒu) 诧异(chà) 溜冰(liū) .....钥匙(yào shi) 强迫(qiǎnɡ) 祈祷(qí) 哽住(ɡěnɡ) .....(2)词义

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征发:旧时指政府征集民间的人力或物资。 视察:上级到下级单位检查工作。 诧异:觉得奇怪。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踱来踱去:来回慢步行走。 2.作者名片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其后创作了许多以这场战争为题材的爱国主义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富豪》《不朽者》,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阅读课文,初步思考:文题为什么叫“最后一课”?从文中找出依据。 【交流点拨】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2.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或“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上学路上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上课前

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上课中

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学法指导一: 感知主题的方法

1.分析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以揭示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是卒章显志;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有的文章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中心;

4.从文章的写人叙事中进行概括,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描写了)________的故事(事件经过、事迹、景物),表现了(赞美了、反映了、歌颂了、揭示了、揭露了、批判了)________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特征),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

学法指导二: 情节梳理的方法

概括故事情节要紧扣文章的记叙要素,其中人物和事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如果有特定意义,也要一并概括出来。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________人(组织或单位)____时____地________情况下做________(结果)。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感悟精彩语句

(1)第②、③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轻松明快的自然环境描写,反映了小弗郎士天真幼稚、无忧无虑的心理,这与后文他的思想转变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更令人信服。“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句是社会环境描写,暗示了故事的时代背景,阿尔萨斯省已经被敌军占领。

(2)“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表达了他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以及其极端的愤慨和讽刺。

(3)“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

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了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发爱国心和与敌人斗争的意志,永远不会忘记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这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钥匙(这是一个隐喻)。

2.分析主体形象 (一)赏析小弗郎士形象。

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交流点拨】(1)小弗郎士在上课前的表现: ①害怕老师。相关语句:“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

②贪玩,不爱学习,经常迟到。相关语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铁匠华希特和“我”开玩笑:“……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③不懂事。相关语句:“普鲁士兵正在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2)小弗郎士在课堂上听到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心里万分难过”,思想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相关语句:“……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②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相关语句:“他就要离开了……忘了我挨的戒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

③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相关语句:“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现在我明白了……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3)小弗郎士前后心情、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①基础原因:小弗郎士本质上并不坏,尽管贪玩,不爱学习,但还能管住自己。 ②本能的反应: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眷念。

③根本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韩麦尔先生充满爱国激情的言行的感染,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激发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觉醒。

(二)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1)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别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这特别的打扮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将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和对祖国故土的无比热爱。“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痛苦至极。

动作描写:“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这个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书写这几个大字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永远不要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语言描写:“‘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这体现了他说话断断续续,更能表现出他内心复杂的情绪,说明其悲愤的感情已经强烈到极点了。

(2)请概括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韩麦尔先生是一位严师,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的语言,有崇高的爱国情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以及战胜敌人的执着信念。